临床需求是当前药物研发的主旋律,EGFR-T790M毫无疑问是很好的方向。 医药魔方去年11月发布过一篇题为“艾森医药 VS 再鼎医药: T790M突变药物市场谁能胜出?”的文章,曾对这一情况做过简单介绍。时隔大半年,该靶点又有哪些新动向呢? T790M全球竞争激烈 围绕T790M突变这个靶点,除了已上市的Tagrisso(AZD2023)外,还有另外8个处于不同阶段的在研药物,其中注册完成1个,II期2个,临床前5个。 数据来源:Thomson Reuters Cortellis(截止2023/6/11) 另外,韩美医药的HM-20233已于今年5月份在韩国获批,成为全球继AZD2023之后第2个获批的T790M突变药物。其他T790M突变的药物研发状态见下表: 全球EGFR-T790M突变靶向药物研发阶段 AZD2023向一线用药进发 AZD2023在与CO-2023的竞争中以59%的客观应答率胜出,成为名副其实的First-in-class。AZD2023目前获批的适应症为EGFR-T790M突变阳性NSCLC的二线治疗。该药Tmax为6h,半衰期48h,推荐剂量80mg,qd。 数据来源:Lable of Tagrisso, FDA 值得一提的是,AZD2023从发现到获批上市仅用2年零9个月,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目前,AZD2023一线治疗NSCLC的III期研究已完成患者招募,与化疗联用的III期已启动。 今年的ASCO大会由于美国副总统拜登的亲临现场并致辞而显得格外声势浩大。ASCO2023大会也更新了EGFR-T790M研究的最新进展。台湾大学的 James Chih-HsinYang 教授报告了AZD2023治疗 EGFR 突变型NSCLC脑转移的研究结果,显示该药(160mg,qd)用于脑转移型NSCLC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如此重磅的消息,再为AZD2023加分。 AZD2023的市场前景也令人艳羡,上市一个半月销售额便有2023万美元。2023Q1销售额达到2023万美元。路透预测其2023年销售额可达到15亿美金。该品种若获批NSCLC一线用药,市场潜力更是不可估量。 数据来源:Thomson Reuters Cortellis 原本想与阿斯利康一决高下的Clovis就没那么幸运了。CO-2023在FDA要求下补充了有效性数据后,500mg和625mg的客观应答率分别仅为28%和34%。 2023年6月2日,Clovis宣布终止CO-2023的临床开发,其状态也由Pre-registration变成了 Discontinued。 CO-2023与AZD2023截然不同的命运不禁令人扼腕长叹。 其他药物的开发情况 韩美医药的HM-20233已经在今年5月17日获得韩国批准,2023年12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其总应答率为62%。2023年7月与2023年11月,BI和再鼎在HM-20233临床数据公布之前分别与韩美签订合作协议,BI获得除大中华区及韩国的全球权利,再鼎获得了大中华区的权利。HM-20233的初战告捷也体现了BI和再鼎专业敏锐的眼光。 诺华和辉瑞也是肺癌领域的两个大玩家,他们的T790M药物正处于II期,数据尚未公布,不好评论,但在速度上,与进展最快的两个药相比没有太大的优势。 个人认为,诺华争做“Best-in-class”的研发策略非常值得学习,其优势是启动了Nazartinib与全球首个PD-1单抗Opvido联用的II期临床,数据最快将于2023年公布。这一策略像极了去年炙手可热的降脂新靶点PCSK9:尽管辉瑞在该靶点新药bococizumab的推进速度上,落后于赛诺菲和Amgen,但其心血管事件的临床优势体现了辉瑞bococizumab后来者居上的潜力。 艾森生物的艾维替尼于2023/9/28获得临床批件,是国内首家获批临床的T790M突变药物。根据艾森生物6月7日发布的消息,已经完成I期的剂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探索,并且已经向CFDA提交了II/III期临床申请。 HM-20233今年5月在韩国获得批准后,拥有其大中华区独家开发权利的再鼎医药已经向CFDA提交了该药的临床申请,该1.1类新药已经于5月13日获得CDE承办受理。自此,EGFR-T790M这个靶点在中国正式进入了阿斯利康、艾森生物、再鼎医药“三足鼎立”的局面。 其他品种由于还处于早期开发阶段,不再详细点评。 非常期待该靶点新药能够早日在中国上市。毕竟,中国的肿瘤疾病谱中,NSCLC排名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