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一生物伴性遗传教案”本文是编者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一生物教学案例,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课标要求:概述伴性遗传。 学习目标: 知识:1.领会伴性遗传的特点。 2.理解人类红绿色盲症。 能力:1.通过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2.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情感:通过学习,树立优生、关爱生命、关爱遗传病患者的意识。 学习重点:1.伴性遗传的特点。 2.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学习难点:1.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2.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我的课堂: 自学等级 一.情境导入: 二.课前预学: 1.发现色盲症的第一人是 ,被发现是色盲症的第一人是 ,《论色盲》是 写的。 2.基因由 携带着从亲代传给下一代。即基因在 上, 和 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萨顿) 3.摩尔根在研究果蝇时发现,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排列。 4.染色体可分为 和 两种。 5.伴性遗传是指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 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 相关联。 6.色盲基因只位于 上,为 基因,可表示为 。 7.请填出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表现型 三.合作探究: 1.分析下面几组人类红绿色盲症家族系谱图: 第一组: 第二组: P 正常女性×色盲男性 P 色盲女性×正常男性 ↓ ↓ 子代 男女正常 子代 正常女性 色盲男性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可得出什么结论? 由第一组可得出:色盲基因为 基因。为什么? 。 由第二组可得出:色盲的遗传方式为 。为什么? 。 综合一、二可得:色盲的遗传方式为 。 2.分析红绿色盲的两种交配方式:(即P35—图2—12和图2—13) 得出:红绿色盲具有 (或 )的特点。 3.阅读教材P36,学生分组完成图2—14和图2—15的遗传图解。 得出:男性患者 于女性患者;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 是患者。 四.我的疑问: 五.自我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