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是农学、林学、医学和环境科学的基础。小编准备了高二生物下册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练习题,希望你喜欢。 1. 在制备鸡血细胞液的过程中,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 A ) A.防止凝血 B. 加快DNA析出 C. 加快DNA溶解 D. 加速凝血 2. 关于“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实验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用猪血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猪血的红细胞有细胞核,DNA含量多 B.利用 DNA 在2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最低,易析出的特性提取DNA C.利用 DNA 不溶于酒精,而细胞中的其他物质可溶于酒精的特性提纯DNA D.利用DNA与二苯胺作用而显现紫色的特性鉴定DNA 3. 在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获得的含有DNA的黏稠物(含较多物质)分别处理如下 C ①放入2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到黏稠物A和滤液a; ②放入O.14 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到黏稠物B和滤液b; ③放入冷却的95%的酒精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到黏稠物C和滤液c。 以上过程获得的滤液和黏稠物中,因为只含有少量DNA而可以丢弃的是 A.AbC B.ABc C.Abc D.abc 4. (2023•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二次凋考)在“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甲、乙、丙、丁四个小组除下表中所列处理方法不同外,其他操作步骤均正确,但实验结果却不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实验材料选择错误的组别是丙 B.沸水浴后试管中溶液颜色变蓝的组别是甲、丁 C.甲组实验现象差的原因是25℃的酒精对DNA的凝集效果差 D.乙组实验不成功仅因为在鉴定时加入了双缩脲试剂 5. 关于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BC) A.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也增大 B.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减小,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也减小 C.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与NaCl溶液的浓度无关 D.当NaCl溶液的浓度为0.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 6. 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BC) A.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同时也能控制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 B.在探究洗涤剂对植物细胞DNA提取的影响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洗涤剂和植物细胞 C.常温下,DNA遇二苯胺被染成蓝色 D.将滤液放在60~75℃的恒温水浴箱中保温10~15分钟能去除滤液中的杂质,其原理是利用了DNA和蛋白质对高温耐受性的不同 7. 关于PCR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PCR是体外复制DNA的技术 B、Taq酶是一种热稳定DNA聚合酶 C、PCR过程中只需要两个引物分子 D、PCR利用的是DNA双链复制原理 8. (09-10•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PCR过程一般经历下述三十多次循环:95℃下变性(使模板DNA解旋)→55℃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2℃下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也可利用解旋酶实现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9. 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PCR过程一般经历下述三十多次循环:95℃下使模板DNA变性、解链→55℃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2℃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C )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也可利用解旋酶实现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10. 凝胶色谱法是根据( B )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A.分子的大小 B.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C.带电荷的多少 D.溶解度 11. 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在凝胶中的进行过程可表示为图中哪一个 B 12. 洗涤红细胞属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 B A粗分离 B 样品处理 C纯化 D 纯度鉴定 13. 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的程度叙述错误的是 B A.样品的处理就是通过一系列操作收集到血红蛋白溶液 B.通过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此为样品的粗提取 C.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K考S资5源U网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除去,即样品的纯化 D.可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血红蛋白的纯度 14. 在血红蛋白分离过程中,如果红色带区歪曲、散乱、变宽,与其有关的是 B A凝胶色谱柱的制作 B色谱柱的装填 C洗脱过程 D样品的处理 15. 下列那项蛋白质的性质会影响到蛋白质的泳动速度(ACD) A.蛋白质分子的大小 B.蛋白质分子的密度 C.蛋白质分子的形状 D.蛋白质分子的等电点 16. 蛋白质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哪几步(ACEF) A.样品处理 B.凝胶色谱操作 C.粗分离 D.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E.纯化 F.纯度鉴定 17. 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中,关于对样品处理过程中,分析正确的是 D A.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血浆中的葡萄糖、无机盐 B.洗涤时离心速度过低,时间过短,白细胞等会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C.洗涤过程选用0.1%的生理盐水 D.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18. 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叙述不正确的(AC) A.蛋白质分子的等电点不会影响到蛋白质的泳动速度 B.能够分离蛋白质的方法有透析法等 C.如果要分离与纯化血红蛋白,用到的抽提剂是碱性溶液 D.根据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摸电泳图谱示意图可知血清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清蛋白 19. (2023•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三市高三二模) 下图是“DNA粗提取与鉴定”相关实验步骤,请据图分析回答: (1)鸡血细胞是进行该实验较好的实验材料,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鸡血细胞中释放出核物质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a表示释放核物质后进行过滤的过程,过滤后取 进行下一步实验。 (3)图b表示的相关操作过程中,加入2mol/LNaCl溶液的作用是 。 (4)图c表示在滤液中加入冷却的95%的酒精,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5分) (1)鸡血细胞核的DNA含量丰富,材料易得(以及鸡血细胞极易吸水胀破) 向鸡血细胞中加入蒸馏水,并搅拌 (2)滤液 (3)溶解DNA分子 (4)提取杂交更少DNA(或去除脂溶性杂质) 20. DNA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有二重性,随着NaCl溶液的变化而变化。 (1)请在下列NaCl溶液中选出溶解度能使DNA析出最彻底的一种( )和溶解度最高的一种( ) A. 0.14mol/l B. 2mol/l C. 0.15mol/l D. 0.3mol/l (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却可以溶于酒精溶液,利用这一原理可以____________,可以推测溶于酒精中的物质可能有____________。 (3)利用DNA与_____变蓝色的特性,将该物质作为鉴定______的试剂。其实验过程要点是向放有_____的试管中加热4ml的____。混合均匀后,将试管置于___5min,待试管______,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这个实验也说明DNA耐___温。 高二生物下册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练习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