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考查的是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内容很多。各科都已结束新课,现在大家都在忙碌的复习阶段。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测试题吧!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 1、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是( ) A.蛋白质 B.无机 盐 C.脂肪 D.糖类 2、患脚气病是由于食物中缺乏(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3、儿童缺钙会出现( ) A. 骨痛 B.佝偻病 C.骨质疏松症 D.地方性甲状腺肿 4、下列饮食习惯中,不易患坏血病的是( ) A.生 吃新鲜水果 B.熟吃新鲜水果 C.高温烹调新鲜蔬菜 D.长期吃窖藏蔬菜 5、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胆汁 B.胃液 C.肠液 D.胰液 6、人体成熟的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一组是( ) A.红细胞和白细胞 B.血小板和白细胞 C.血小板和红细胞 D.血细胞和红细胞 7、试管内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入37℃的温水中,一段时间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最合理的一组是( ) A. 唾液、胃液、肠液 B. 胃液、胆汁 C. 胰液、肠液、胆汁 D. 肠液、胰液 8、有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的是(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血红蛋白 D.白细胞 9、淀粉在口腔中消化成( ) A.葡萄糖 B.麦芽糖 C.维生素 D.氨基酸 10、下列食物成分中,不经消化即可被人体吸收的是(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葡萄糖 11、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 )。 A.口腔 B.咽 C.喉 D.食道 12、贫血主要导致血液( ) A. 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 B. 运输营养物质的能 力降低 C. 运输无机盐的能力降低 D. 运输含氮废物的能力降低 1 3、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升。其生理原因是( ) A、小球具有滤过作用 B、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C、膀胱能暂时贮存尿液 D、输尿管具有输送尿液的作用 14、肾小球 是由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的血管球,其中 ( ) A、入球血管是小动脉,出球血管是小静脉 B、入球血管是小静脉,出球血管是小动脉 C、入球血管与出球血管都是小动脉 D、入球血管与出球血管都是小静脉 15、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A、肾单位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管 16、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哪一结构受到了酒精的麻痹(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17、由于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病症是 ( ) A、呆小症 B、巨人症 C、侏儒症 D、肢端肥大症 18、下列哪种腺体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 ( ) A、胰腺 B、唾液腺 C、垂体 D、性腺 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 A、谈虎色变 B、看梅分泌唾液 C、鹦鹉学舌 D、草履虫逃离放有盐的水滴中 20、医生在检验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可能是肾的哪部分出现病症( ) A、肾小囊 B、肾小管 C、肾小球 D、肾小体 21. 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 走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前行。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 ) A.视觉中枢 B. 听觉中枢 C.语言中枢 D.躯体感觉中枢 22.放学后,饥肠辘辘的张华同学冲进厨房,抓起一个刚出锅的馒头。他当时的感觉和 反应的先后顺序是( ) A.先感觉烫后缩手 B.先缩手后感觉烫 C.缩手和感觉烫是同时的 D.没有一定的顺序 23.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不合理用药人群中发生不良药物反应的比例为10%—20%,其中约5%的患者因药物中毒而死亡。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 B.服药剂量越大,疗效越快 C.进口药疗效一定比国产好 D. 药物越昂贵,疗效越好 24. 感冒是春冬季节易发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以下是人们 患感冒后常常采用的一些做法,其中最恰当的是( ) A.先扛上几天,如果实在坚持不住了再去医院 B.找出家中贮备的感冒药,连同抗生素一起服用 C.及时到医院或诊所找医生诊断,按医嘱服药 D.找出上次感冒时没用完的感冒药,继续服用 25. 右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医生给某人右手臂静脉注射一种药物治疗头痛。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 ) A.Ⅳ→Ⅱ→Ⅰ→Ⅲ B.Ⅳ→Ⅱ→Ⅲ→Ⅰ C.Ⅰ→Ⅲ→Ⅳ→Ⅱ D.Ⅰ→Ⅲ→Ⅱ→Ⅳ 26. 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I代表肺泡问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A.养料 B.二氧化碳 C.氧气 D.废物 27. 下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 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静脉血 B.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C.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D. 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28. 右图表示的是血液流经某器官X后一些成分的变化情况,据此推测该器官为( ) A. 肺 B. 心脏 C. 肝脏 D.肾脏 29、 下列哪种疾病不是传染病 A、艾滋病(AIDS) B、肝炎 C、非典型肺炎 D、癌病 30、目前“传 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灭活疫苗已研制成功,正对志愿者进行接种试验。试分析,志愿者所接种疫苗和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特异性免疫 二、综合题(40分) 31、下图表示人在吸气、呼气时胸廓上下径、膈、肺的变化,依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1)A图表示在 ,B图表示在 。 (2)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使胸腔容积 ,肺随着 ,气体便被吸入。 ( 3)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使胸腔容 积 ,肺随着 ,气体便被排出。 32.(每空1分、11分)人体离不开营养物质,大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保障。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我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先生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下面是大米在人体内的主要变化,请分析回答问题: (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人体的消化道内能够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淀粉最终在 内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2)葡萄糖随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后,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然后经过 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经__________运离心脏 ,运至全身。 (3)葡萄糖随部分血液流到肾脏(右图示)后,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经过 [ ] 的滤过作用进人原尿,在[ ] 处它又被重新吸收回到了血液中。若某人尿液中经常出现葡萄糖,则此人可能患有________________。 (4)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最终到达 处,在那里它被分解成 ,同时释放出能量。这样,大米的重要使命就完成了。 (5)袁隆平先生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33. (每空1分、共8分)据调查我国的近视眼发病率高居世界第二位,尤其是近几年来,近视逐渐低龄化,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引起了人们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下图是近视眼成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眼球成像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 (2)物像只有落到[ ]____________上,我们才能看到清楚的物体,近视眼可以配带装有________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3)某人眼球结构完整无损,但是看不见周围的物体,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_________ __。 (4)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将车停下,这属于_______反射,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 ____。 34、根据下面的反射弧示意图,填出反射弧结构:( 4分 ) ① →② → 神经中枢 →③ →④ 35、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三个重要因素是 、 和 。 36、食物的营养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其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___ _____、________ _和_____ __ _。 37、食物中的淀粉最终被分解为 ,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 。脂肪被分解为 。 注意养成检查试卷的良好习惯,请认真检查一遍! 这篇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测试题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同时,更多的初一各科的期末试卷尽在七年级期末试卷,预祝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