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往往是学生和老师都比较头痛的事情。一般的,老师们的教学任务完成以后,一到复习课就挠头皮。要么就把所教的内容从头至尾再讲一片,名曰疏理;要么就多出练习题,让学生沉浸在题海中,无法逃生,名曰熟能生巧。以上方法均不可取,应该采用适当的办法,即解放学生,也解放老师,使复习课真正形成巩固、提高、拓展、创新的局面。重视学生心理,提高复习兴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明确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复习前只有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已具能力层次、思维水平,教学才会有针对性、学习才会有动机、教与学才会成为一个互动过程,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兴趣。这一工作做得细不细,分析结果准确不准确有着重要影响,因为对学生特征的分析决定了复习目标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与确定,也决定了复习采用的方法。如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基础差,反正学不好,复习不复习一个样,不愿听;一些学生对已学知识半懂不懂又不知从何听起;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基础很好,对知识熟悉,不想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