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综合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透明的液体各装有:混有少量纤维素分解菌的清水、丙球蛋白(一种抗体)溶液、溶解有DNA分子的0.015mol/L 的NaCl溶液、混有少量葡萄糖的生理盐水溶液。依次利用下列哪组物质即可鉴别出来( ) ①刚果红培养基 ②双缩脲试剂 ③苏丹Ⅲ染液 ④二苯胺试剂 ⑤班氏试剂 ⑥斐林试剂 ⑦碘液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⑦ D.①②④⑤ 2.某同学用实验来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他准备了5份含有的等量果胶酶溶液的试管,用0.1%的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不同的pH值,每支试管加五块0.1cm3的正方体苹果块,试管均置于25℃室温条件下。下列的说法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选取pH值梯度可以是5、6、7、8、9 B.为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可以将温度由25℃提高到大约80℃ C.生成果汁量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酶活性越大,果胶分解越快,生成的果汁越多 D.可根据果汁的澄清度来判断最适pH值 3、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 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 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 D.将发酵装置放在45℃处 4.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腐乳时只有毛霉发挥作用 B.豆腐的表面长出青色物质则标志着腐乳制作完成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D.制作腐乳时加盐是为了促进毛霉的生长 5.下列关于病毒、醋酸菌、毛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毒与后两者比较,没有细胞结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是RNA B.醋酸菌是好氧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其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和核仁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毛霉能产生蛋白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为肽和氨基酸 D.三者在培养过程中,只要培养基中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都能正常生长繁殖 6.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7.以下关于生物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借助胚胎移植技术才能获得克隆牛 B.单倍体育种过程涉及脱分化和再分化 C.用自身干细胞培育的器官,移植后一般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D.果酒与果醋的制作过程需要保持缺氧状态 8. 以下关于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可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病毒基因来检测病毒感染 B. 通过比色法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不需要每次配制标准显色液 C. 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细菌时每个稀释度形成的菌落都是单菌落 D. 微生物实验中所有用具和材料都要经过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9、果酒变酸、酸奶的制作、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层“皮”,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分别是 () 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 B.乳酸菌、毛霉、醋酸菌 C.醋酸菌、酵母菌、毛霉 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10、 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 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P点时 C.酒精浓度的增加会抑制酵母菌繁殖 D.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率最大 11、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12.下列对四种微生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CO2和NH3分别是硝化细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NH3的氧化 B.CO2和硝酸盐分别是褐藻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太阳能 C.糖类和N2是乳酸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乳酸的氧化分解 D.葡萄糖既是酵母菌的碳源也是其能源,但CO2一定不是酵母菌的碳源 13.酵母菌的培养最好使用下列哪种培养基()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麦芽汁琼脂培养基 C.蛋白胨酵母膏培养基 D.MS培养基 14.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运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消毒不能杀死物体内所有的微生物 B.利用平板划线法可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C.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常用于微生物的接种 D.微生物所用的培养基成分和植物组织培养用的培养基成分不同 15.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培养或纯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在培养前要先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再接种 B.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繁殖和代谢途径 C.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常用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D.分离自养型微生物的方法是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16.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A同学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土样不同 B.可以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 C.让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样,则可证明A同学无误 D.B、C选项的实验思路都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 17、将大肠杆菌菌种从菌种试管接种到另一支试管的操作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整个接种过程都要在酒精灯的火焰附近进行 B.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之后即可伸入菌种试管挑取少许菌种 C.菌种试管口和待接种的试管口接种前后都要通过酒精灯火焰2至3次 D.带菌的接种环应在培养基斜面上由底部向上轻轻划“S”型曲线 18、下列关于月季花药培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材料选取和培养基的组成是花粉植株诱导成功的关键 B.选择盛开的或略微开放的花作实验材料 C.亲本植株的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预处理、接种密度都对实验有影响 D.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镜检来确定花粉发育的时期 19、菊花的组织培养和月季的花药培养都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关于两者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有() 序号 比较项目 菊花的组织培养 月季的花药培养 ① 植物激素 不必添加 需要添加 ② 染色体倍性的鉴定 不需要 需要 ③ 光照 每日日光灯照射 12小时 最初不需要,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 ④ 形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后 不需更换培养基 需要更换培养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 C.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21.一对夫妇因不孕症向医生求助,医生利用试管婴儿技术帮助他们拥有了自己的孩子。在培育试管婴儿的过程中,下列技术中不是必须使用的是 () A.体外受精 B.胚胎的体外培养 C.植入前胚胎的遗传学检测 D.胚胎移植 22.下列关于卵细胞采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有些动物在采集时要用促性腺激素处理 B.对有些动物从输卵管中取出的卵子,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 C.对有些动物可以直接从活体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 D.从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也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 23.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割后的胚胎或细胞可以直接移植给受体 B.胚胎培养是胚胎工程的最终技术 C.早期胚胎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通常都需加入血清 D.试管婴儿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 24.胚胎工程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 ) A.移植胚胎干细胞使退化的组织修复并恢复正常功能 B.进行胚胎移植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能 C.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分割产生同卵双胎 D.在小鼠腹腔中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 25.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移植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受体的影响 B.胚胎干细胞具有体积大、细胞核小、核仁明显等特点 C.体外受精时采集的精子需放入培养液中培养以达到获能状态 D.胚胎分割是将早期胚胎切割成几等分,最终产生同卵多仔后代的技术 26.基因工程产物可能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但不必担心 ( ) A.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杂交,进而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 B.载体的标记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 C.目的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 D.目的基因通过花粉的散布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从而可能打破生态平衡 27.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分析,合理的观点是( ) A.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不会与野生物种杂交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 B.运用重组基因技术可以将致病菌或病毒改造成威力巨大的生物武器 C.所有的转基因食品都不会危害人类的健康 D.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不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或者引起中毒 28.某草原牧区,在进行草场建设时,既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又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做了一定控制。这种做法体现了() A.实行“循环经济”的原理 B.低消耗,多效益原则 C.遵循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 D.建立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 29.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 C.对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区就可以 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30、下列过程哪些发生在精子入卵后 () ①精子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雄原核 ②精子发生顶体反应 ③发生卵黄膜封闭作用 ④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雌原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选择题 1.下面是有关食醋和泡菜制作的实验。请回答: (1)食醋可用大米为原料经三步发酵来制作: 第一步:大米经蒸熟、冷却后加入淀粉酶,将原料中的淀粉分解成 (填中间产物),然后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这一过程可用 (填淀粉指示剂)来检测,因为该试剂遇淀粉呈蓝色,遇上述中间产物呈红色。 第二步:用 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这一发酵过程中,玻璃发酵瓶不应完全密闭的主要原因是。 第三步:用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这一过程氧气。 (2)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还有少量的亚硝酸。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成色化合物。进行样品测定时,还要取等量水进行同样的测定,目的是。 2、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按如下左图装置进行了实验,并使用如右图所示的血球计数板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请分析回答: (1)排气口的胶管设计成长而弯曲的目的是。 (2)实验的最初阶段,由于、、,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3)在上图所示的计数室中,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4)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 。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时应进行。 (5)请你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 3、(1)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 和渗透压等条件。由于该细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变异类型容易选择、 、 等优点,因此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2)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处理,其中对培养皿进行灭菌常用的方法是;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静止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 (3)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 。 (4)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 (5)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6)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4、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1)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 法。 (2)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法直接计数;从微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以确定其应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技术使脂肪酶能够重复使用。 (3)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技术。 5.从自然菌样筛选较理想的生产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 (1)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嗜盐菌的菌样应从 环境采集。 (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 的培养基,并在 条件下培养。 (3)下面两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 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4)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 ,接种前要进行 ,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 条件下进行。 6、下图是“试管牛”工厂化生产的技术流程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 (填标号)判断,此种繁殖方式是_________生殖。 (2)①过程常采用激素处理,目的是使母牛 ,受体牛需要进行_______处理; (3)④、 ⑤所用到的技术依次是 . (4)②过程为 ,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 (5)既可进行胚胎性别鉴定,又能进行胚胎移植的最佳示意图是 【总结】生物基础知识题库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大家好好复习,备战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大家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