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是指植物细胞接受特定环境信号诱导产生的、低浓度时可调节植物生理反应的活性物质。以下是优学生物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必修3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优学生物网一直陪伴您。 一、重点难点提示 (1)生长素的发现 (2)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需要的浓度不同,根需要的适宜浓度最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最高。顶端优势现象是生长素两重性的具体表现。 (3)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长素已由最初发现的吲哚乙酸发展到现在有类似结构和作用的物质达几十种,人工合成的激素类似物在生产上应用十分广泛。其主要作用有: 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提高插枝的成活率; ②促进果实发育,提高结果率,获得无籽果实; ③防止落花落果,提高结果率; ④大田除草,利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需要生长素浓度的差异,用高浓度的生长素除去其中的一类杂草。 二、知识点拨 1.对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 ①植物具有向光性。 ②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③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④向光弯曲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 ⑤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能向下运输(形态学上端到下端)。 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 ⑦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多于向光侧。 2.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①激素 ②植物激素 ③生长素生理作用 ④生理作用的二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如图4-1。 ⑤同植株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反应的灵敏度不同,如图4-2。 ⑥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单侧光引起茎尖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分布较多,向光侧分布较少。所以,背光一侧生长较快,向光侧生长较慢,因而表现出向光性(另外,向光性除了与生长素有关以外,还与植物向光一侧的抑制激素、脱落酸的含量有关) ⑦植物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产生: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发育的种子、根尖生长点等分生能力较强的部位。 分布:大都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衰老的组织中较少。 运输:横向运输(如向光侧分布较多)和纵向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⑧几类植物激素促进生长的原理 三、典型例题 例1 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试图证明生长素(IAA)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顶端)向下端(基端)运输,而不能回转过来运输。 (2023年江苏省高考题) 一、材料、用具:胚芽鞘、琼脂、刀片等。 二、方法、步骤与结果 (一)制备琼脂块 (二)取一段胚芽鞘中间部分,上面放含IAA的琼脂块,下面放空白琼脂块。 (三)取步骤(二)下面琼脂块的一部分放在去尖的胚芽鞘一侧。 三、结论:以上实验证明了生长素(IAA)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顶端)向下端(基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我们认为,仅用该实验步骤(一)、(二)、(三)还不足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实验方法、步骤和结果。 解析 上述结论只是从形态学上端在上的这个实验得出的,缺少形态学上端在下,下端在上的对照实验,故我们只要设计一个对照实验即可。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生物必修3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