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校园生活处处有地理。图1为某校园平面图。读图,完成第1~3题。 1.图1校园中( ) A.主教学楼在校门正北 B.图书馆紧邻着教学楼 C.实验楼到运动场最近路线经过食堂 D.耕作体验园的面积约为250平方米 2.学校每周一10:00举行升国旗仪式,有同学发现年中此时刻旗杆影长不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形状 D.地球大小 3.图2为同学们在耕作体验园劳动的照片。下列天气符号中,能反映当时天气状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图4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的简笔画。读图,完成第1-3题。 1.两地民居中( ) A.甲——屋顶坡度较小 B.甲——临河流而建 C.乙——建材多用竹木 D.乙——窗户均朝南 2.两地中( ) A.甲——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 B.甲——地方传统戏曲为秦腔 C.乙——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 D.乙——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 3.据图可推断乙地( ) A.位于秦岭淮河以北 B.终年高温湿润 C.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D.河流湖泊众多+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一条条高速公路穿越壮美山川,成为云南省各族人民奔向小康的致富路。图5为云南省高速公路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3题。 1.云南省内的高速公路( ) A.东南部稀疏,西北部稠密 B.以昆明为最大枢纽向外辐射 C.东接川、黔、鄂三省高速公路 D.向西南通往缅甸、越南等国家 2.四段高速公路与其特色对应正确的是( ) A.昆明至成都——沿洱海,旅游展风采 B.昆明至大理——绕雨林,生态重保护 C.大理至丽江——抵边境,贸易促发展 D.大理至缅甸——跨怒江,天堑变通途 3.云南省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 ) ①当地环境日益改善②路桥技术创新发展③国家经济实力提升④国家政策大力支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农业科技的进步给青藏地区的人民带来幸福生活。阿里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曾经这里的新鲜果蔬几乎全靠外地长途转运;如今通过建设智能果蔬大棚,人们吃上了本地产的新鲜果蔬。图6为青藏地区农业分布简图。读图,完成第1~3题。 1.青藏地区( ) A.粮食多在河谷种植,因纬度较高、气温低 B.畜牧业分布广泛,畜种适应高寒缺氧环境 C.果蔬大棚主要在河流的源头,因水源清洁 D.药材分布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种类多样 2.阿里地区的人们能吃上本地产的新鲜果蔬,是由于( ) A.自然环境改善 B.当地饮食习惯变化 C.出口需求增加 D.农业科技水平提高 3.青藏地区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需要( ) A.利用太阳能,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 B.开辟新水源,兴建优质多汁牧草场 C.开垦高原湿地,扩大果蔬种植面积 D.重视生态保护,建立药材种植基地+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培育的杂交水稻具有单产高、适应性强等优势,现已推广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图7为种植或研究杂交水稻的国家和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3题。 1.种植或研究杂交水稻的国家和地区( ) A.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 B.多为发展中国家 C.均为内陆国家 D.南半球数量较多 2.东南亚地区是传统水稻种植区,杂交水稻的引种( ) A.会改变当地饮食习惯 B.与当地湿热的环境相适应 C.会受到霜冻灾害影响 D.将替代热带经济作物种植 3.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可以②减少贫困人口数量①缓解粮食紧缺状况④消除区域经济差异③引发稻米价格上涨(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朝鲜半岛与中国陆地相连。图8为朝鲜半岛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3题。 1.朝鲜半岛1月平均气温( ) A.甲地为-6°C B.大部分地区在0°C以上 C.由北向南逐渐降低 D.西南部差异小 2.甲、乙两地1月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 D.河流 3.朝鲜半岛( ) A.地势西高东低 B.大部分河流无结冰期 C.丙地地处山地 D.丁地附近河流流速慢+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非洲最大的森林国家公园——萨隆加国家公园中的一些物种已濒临灭绝,为防止偷猎,多国志愿者在此进行日常巡护。图9为萨隆加国家公园巡护管理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3题。 1.图示区域( ) A.公园北部和南部连成一片 B.巡护管理站均在公园外围 C.相邻巡护考察点间距相等 D.巡护路线均在河流的沿岸 2.志愿者在巡护过程中( ) A.可能看见大片针叶林 B.需要忍耐高温和干旱 C.可能会受到蚊叮蛇咬 D.所携新鲜食物易保存 3.建立该森林国家公园的首要目的是( ) A.减缓温室效应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美化城市环境 D.开发旅游资源+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北极点附近常年覆盖着坚厚冰层,考察船无法直接到达北极点,因此需要换乘直升机才能抵达。图10为我国赴北极点考察的航线(去程)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北极点附近常年覆盖坚厚冰层的原因是( ) A.纬度高、严寒 B.海拔高、缺氧 C.淡水资源丰富 D.年降雨量丰富 2.去程途中( ) A.航船从白令海峡进入太平洋 B.航线以西的北冰洋海域岛屿众多 C.船行方向大致先向东北再向西北 D.换乘直升机后向西北飞行+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及变化 同学们开展了以“北京的颜色”为主题的地理学习活动。阅读图文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 寻访“红色地标”,了解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发展历程;走进“绿色空间”,认识我们生活的家园。图11为北京部分红色地标分布及绿色空间规划示意图。 1.图中能凸显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的“红色地标”是。 2.山区生态屏障主要分布在西山和山;森林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由外向内呈(点状/环状)分布,共同构成了北京的绿色空间。 揭秘“白色冬奥”,走近冰雪运动。图12为延庆赛区及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图13为造雪供水系统示意图。 3.延庆赛区地形类型以为主,具备开展滑雪项目的地形条件;冬奥村与小海坨山山顶的相对高度约为,冬奥村所在地的地势较为(平坦/崎岖),适宜建设配套服务设施。 4.按照冬奥会竞赛标准,滑雪赛道均需采用人造雪铺设。延庆赛区建造了一个造雪供水系统,这个系统通过来保证储水池稳定的造雪水源;赛道上的雪融化后回到储水池,实现了水资源的利用。 守护“蓝色天空”,了解大气污染治理成效。图14为2013-2020年北京市空气质量各级别天数占比统计图。 5.描述2013-2020年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至少两点) 6.北京的不同“颜色”间有着密切联系。请参考示例,任选两种颜色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示例:“绿色”和“蓝色”,增加植被可减少可吸入颗粒物,提高空气质量。+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综合读图题※知识点:综合读图题※试题难度:中等 京津冀、长三角、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图 为四个区域简图 图 为反映四个区域相互联系的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综合读图题※知识点:综合读图题※试题难度:中等 区域比较是区域认知的重要方法。图 为亚洲与欧洲示意图及北京、伦敦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从位置上看,欧洲地处亚欧大陆部。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 2.欧洲的主要河流注入大西洋和_____洋。 3.比较分析欧洲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综合读图题※知识点:综合读图题※试题难度:中等 哥伦比亚是中国的贸易伙伴之同学们通过查阅地图和资料 来认识这个遥远又美丽的国度。图 为哥伦比亚简图。阅读图文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 1.哥伦比亚是从北美洲沿陆路进入洲的第一个国家,西临太平洋,北临海,南与等国接壤,首都波哥大的经纬度约为。 2.哥伦比亚人口主要分布在,主要是因为。 资料卡 哥比亚地处热带,地形多样,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有利于多种花卉的种植。西部的高原平均海拔600米,平均气温为13℃;全年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这里的鲜花花茎更长、花苞更大、颜色更艳,鲜花品质高。哥伦比亚政府鼓励鲜花种植,从荷兰等国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每年8月哥伦比亚都会举办大型国际鲜花节,打造品牌。这里鲜花终年盛开,满足了北半球冬季鲜花的消费需求,成为全球第二大花卉出口国。哥伦比亚的鲜花品种多、产量大、品质高、出口量大,有“鲜花国度”之称。 3.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简要说明哥伦比亚成为“鲜花国度”的主要原因。原因1:。原因2:。+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