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魏晋时代裴秀以一寸折百里编制了《地形方丈图》,其中“一寸折百里”指地图三要素中的( ) A.图例 B.比例尺 C.方向 D.注记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智能手机搜索的高德地图界面,该地图属于电子地图,据此完成下题。
 1.电子地图( ) A.是制作所有地图的基础 B.在外出学习或旅行时,可以查找出行路线 C.可以完全代替纸质地图 D.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2.武汉位于合肥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 B.甲图反映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大 C.甲图中的S市城区面积比乙图大 D.甲乙两图中铁路长度相等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题。
 1.图中区域所属的基本地形是( ) A.平原 B.丘陵 C.山地 D.高原 2.甲处河流流向为( ) A.由东北流向西南 B.由西北流向东南 C.由西南流向东北 D.由东南流向西北 3.高村和学校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45米 B.90米 C.180米 D.310米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铁路建设中,很多地段都要采取如图的“灯泡”形迂回线路。据此,回答下题。
 1.图中铁路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 A.10米 B.55米 C.84米 D.100米 2.采取“灯泡”形迂回线路有利于( ) A.方便更多人出行 B.减缓线路坡度 C.缩短运行距离 D.加快平原交通建设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综合读图题※知识点:综合读图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校学生前往常德某区域开展 研 学活动。下图示意该区域地形 读 图完成 下列各题。
 (1) 该区域地形类型以________ 为主 地形部位 A 名称 :__________ (2) 小清河流向大致为_____________ (3) 两个 研学小组 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 沿廊道①、②前往观景台 : 其中沿途地表比较平缓的廊道是__________ ( 序号 ); 在观景台用望远镜可看到的出发地是___________ ( 填“甲”或“乙” ) 地。 1.该区域地形类型以________为主,地形部位A名称:__________。 2.小清河流向大致为_____________。 3.两个研学小组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沿廊道①、②前往观景台:其中沿途地表比较平缓的廊道是__________(序号);在观景台用望远镜可看到的出发地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地。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根据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a)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综合读图题※知识点:综合读图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示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 (2) 图中 AB 河段的河流流向______________ (3) 当地拟 修建一座水库 其水坝坝顶的海拔为 500 米 水库坝址有 A 处和 B 处两个选择方案。分析两个方案的利与弊。 (4) 甲、乙、丙、丁四 个 村镇中 丁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高 原因是_____________ (5) 从自然条件的角度 说明甲处成为该区域中心城镇的主要原因。 1.图示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 2.图中AB河段的河流流向______________。 3.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水坝坝顶的海拔为500米,水库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分析两个方案的利与弊。 4.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丁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 5.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甲处成为该区域中心城镇的主要原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