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的自然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2、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还可能发生变异 B.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 C.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 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 3、某一个较大动物种群,基因型为AA、Aa、aa个体数之比为1:1:1(且三种基因型中的雌雄个体均相等)。在这个种群中,只有表现型相同的个体间才能随机交配,表现型不同的个体间不能交配。从理论上来看,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1中,基因型Aa个体所占比例是 A.1/3 B.1/2 C.25% D.30% 4、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用现代进化理论解释错误的是 A.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导致原始地雀物种形成现在的地雀物种 B.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一个物种的地雀就成了不同的物种 C.这些地雀原先属同一雀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在不同的群岛,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D.自然选择对不同的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 5、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来,但在经常遭到暴风雨袭击的岛屿,这种突变类型因不能飞行,而未被大风吹到海里淹死,这一事实说明 A.突变多数是有害的 B.突变多数是有利的 C.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并不是绝对的 D.突变的有利和有害是绝对的 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现将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学科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7、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下左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快 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C.当胰岛素浓度为40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 8、右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皮下注射时,药液可通过②①到达各组织细胞 B.③缺氧时的呼吸产物也可作为内环境的一种成分 C.②中的渗透压与蛋白质和离子的含量有关,与代谢废物含量无关 D.尿素的主要转移方向是③②① 9、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10、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 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学科王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11、右图中①~④处一般能发生神经递质活动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12、.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学科王 B.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 C.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 D.去甲肾上腺素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13、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 A.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 B.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 D.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14、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出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血药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优学生物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