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测试卷初中的相关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2、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小健的妈妈一直给他吃钙片,希望他健康成长。可医生却说小健缺钙,并建议给小健增服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3、如果一个人吃饭时狼吞虎咽,会影响到食物消化。你认为受影响最大的是 A.淀粉的消化 B.脂肪的消化 C.蛋白质的消化 D.维生素的消化 4、下列情况可能与不吃早餐有关的是 A.临近中午时,四肢无力,头昏脑胀 B.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C.胃肠道疾病 D.以上都是 5、下列关于血红蛋白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反之,容易与氧分离。 B.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反之,容易与氧分离。 C.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二氧化碳结合;反之,与二氧化碳分离。 D.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二氧化碳结合;反之,与二氧化碳分离。 6、心脏的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打开,这就保证了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A.由心室心房动脉 B.由心室心房静脉 C.由心房心室动脉 D.由心房心室静脉 7、刚出生的婴儿第一声啼哭让人激动和兴奋,请你判断:哭声发出时的状态是 A.吸气 B.呼气 C.吸气和呼气 D.无法判断 8、下列不属于排泄产物的是 A.尿液 B.二氧化碳 C.汗液 D.粪 便 9、当O型血的人失血过多,抢救时应给他输入 A.A型血 B.B型血 C.O型血 D.AB型血 10、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 11、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A.脊髓 B.大脑皮层 C.大脑白质 D.小脑 12、下列成语的活动中只有人类才能建立的反射类型是 A.谈虎色变 B.嗷嗷待哺 C.垂涎欲滴 D.老马识途 13、聋哑人之间用手语交流必须依赖的神经中枢是 A.语言中枢、身体感觉中枢 B.身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 C.视觉中枢、身体感觉中枢 D.身体运动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 14、同学们在上课时,一会儿看桌上的书(近),一会儿抬头看前面的黑板(远),物像都能落在视网膜上,看得很清楚,这主要是因为 A.瞳孔可以缩小 或放大 B.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C.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D.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15、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接受外界声波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和听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A.耳蜗和听觉中枢 B.鼓膜和耳蜗 C.中耳和内耳 D.听小骨和位听神经 16、甲、乙两人均已成年,身高都是80厘米,甲聪明伶俐,乙智力低下。这两人都是由于幼年时期某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请问:甲、乙两人分泌不足的激素分别应该是 A.胰岛素;肾上腺激素 B.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 D.生长激素;性激素 17、下列各项中,属于激素调节的是 A.男同学在青 春期喉结突出 B.强光射来时,迅速闭眼 C.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D.望梅止渴 18、下列关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肌肉发达、强健有力就是健康 B.没病就是健康 C.健康包括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D.不吸烟、不酗酒就是健康 19、作为中学生,下列生活方式中不正确的是 A.脑力活动与体力活动交替进行 B.每天睡5~6小时,抓紧时间学习 C.每天坚持锻炼身体1小时 D.文科和理科的课程交替学习 20、下列疾病中,你认为不属于传染病的应该是 A.肺结核 B.乙肝 C.流感 D.皮肤癌 21、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与这种免疫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青霉素过敏现象 B.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C.白细胞清除病原体 D.得过麻疹后不再患此病 22、下列关于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不吸烟、不酗酒、不偏食 B.不食用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 C.少吃油炸、烟熏和高度腌制的食品 D.及时发现、隔离肿瘤病人以减少传播机会 23、据记载,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干旱少雨,动物没有水喝 B.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 C.食物不足,饥饿致死 D.天敌过多,大量被捕食 24、为了探究某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芷玲同学通过实验记录了以下实验数据,并据表中的数据得出了下列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实验数据表一:(其他条件相同) 温度(℃)20232023202340 种子发芽率%2023202320232 实验数据表二:(25℃) 种子含水量%2023202370 2023 种子发芽率%20232023202342 A.该植物种子在40℃以上的条件下不能萌发 B.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 C.表一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是25℃左右 D.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25、下图显示进入及离开身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由此判断该器官是 优学生物网为大家整理了初中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助考生一臂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