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山西省2019-2020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阶段一质量评估地理(人教版)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原定于3月24日至27日在海南博鳘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0年年会将推迟举行。下面为四大洲轮廓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博鳌亚洲论坛2020年年会举办地位于的大洲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与该大洲同处一个大陆的大洲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该大洲与①大洲的分界线是(   )
A.白令海峡
B.乌拉尔山脉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U23亚洲杯预选赛抽签仪式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本届U23亚洲杯决賽于2020年1月26日在泰国曼谷举行,排名前三的队伍和东道主日本队晋级东京奥运会。下面为亚洲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2020年U23亚洲杯预选赛抽签仪式和决赛都在亚洲的同一区域举办,这一区域是(   )
A.东亚
B.西亚
C.东南亚
D.南亚
2.亚洲地域辽阔,是世界第一大洲,其判定依据是(   )
①跨纬度最广②面积最大③跨经度最广④东西距离最长⑤四周被大面积海洋包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3.下列关于2020年奥运会东道主日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亚洲的西部
B.拥有独具本国特色的菜肴和食
C.与中国同为黄色人种
D.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般来说,世界各地区的人类活动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族习俗等有着密切联系读①②地区的生活差异图,完成1-3题。

1.影响①图所示地区居民住房、服饰特点的自然条件是(   )
A.纬度高,气候严寒
B.地形平坦开阔
C.气候湿热,河湖多
D.气候干旱,河流稀少
2.按亚洲地理分区划分,②图所示居民生活的地区位于(   )
A.东亚
B.东南亚
C.西亚
D.中亚
3.下列自然景观与②图相匹配的是(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A.A
B.B
C.C
D.D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这首《亚洲雄风》歌曲,满怀豪情地唱出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下面为亚洲地形及河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歌词“山是高昂的头”蕴含着亚洲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该山脉是(   )
A.阿尔卑斯山脉
B.天山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大高加索山脉
2.下列简图中,可用来表示亚洲“河像热血流”分布形态的是(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A.A
B.B
C.C
D.D
3.下列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类型单
B.河流众多,且短促
C.河流大都为内流河
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亚洲河湖众多,地理事物各具特色,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亚洲水系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河众多
B.大河多发源于中部
C.西部河流少,径流量小
D.缺少内流河,且流域面积狭小
2.下图中人可以轻松地漂浮在水面上的奇特现象出现在(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A.黑海
B.死海
C.里海
D.贝加尔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同一天里,我们生活的大洲有人因炎热而纳凉,有人因寒冷而烤火,有人为雨水过多而发愁,有人为长期干旱而忙碌……据此完成1-2题
1.上述生活场景说明我们生活的大洲(   )
A.范围大,各地气候差异大
B.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
C.人口多,人们的适应能力不同
D.地域广,各地风俗习惯不同
2.我们生活的大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寒带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日本东京举行。东京将成为继巴黎(法国)、伦敦(英国)、洛杉矶(美国)和雅典(希腊)后的世界第5个至少两次举办夏季奧运会的堿市,同时也是亚洲第一个。下面为日本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地位于(   )
A.九州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北海道岛
2.届时温泉浴将是各国运动员赛后的休闲选择,日本的温泉多分布于(   )
A.火山周边地区
B.城市周边地区
C.山地、丘陵地区
D.气候炎热地区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西方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的典型。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东西方文化并存的情形随处可见。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属于日本传统服装的是( )
A.旗袍
B.和服
C.西装
D.唐装
2.日本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突出表现在(   )
A.音乐和舞蹈方面
B.语言和科技方面
C.建筑和文字方面
D.文字和农业技术方面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探究发现】
探究名称
:
认识北美洲自然环境探究背景
:
在学习完亚洲后
长治市某中学学生开展“认识北美洲自然环境”的地理探究活动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
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北美洲。
探究资料
:  资料一:北美洲全称为北亚美利加洲,位于西半球北部,总面积2422.8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资料二:北美洲地形分布示意图(图1)和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2)

探究思考
1.写出图1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大洋:A.___________;河流:B.___________;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C.___________
2.北美洲按照地形可以划分成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区域。结合图1,说出这三个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
3.根据图2,说出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
4.根据图2,说出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名称。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地理研学】
研学背景:在学习完亚洲后,太原市某中学学生开展网络模拟“游学亚洲”的地理研学活动,通过游历亚洲各国,进一步熟悆和了解亚洲。下面为网络模拟地理研学路线示意图。

研学思考:
1.第一组学生从图中新加坡出发,按照研学路线,一路向北到达俄罗斯的楚科奇自治区北冰洋沿岸恰翁湾,路途中经过的特殊纬线是_________、_________,此次研学路线中,依次跨越了热带_________带和_________带,最后小组的同学总结得出:亚洲是世界上跨_________最广的大洲。
2.第二组学生从我国北京去往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有同学提出假如到达安卡拉后,自己配戴的手表一定需要调整时间,你认为需要这样做吗?请说出理由
3.反思归纳第一组学生发现新加坡和楚科奇自治区的植被景观不同,说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4.亚洲孕育了许多世界之最,请任意列举两例。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地理实践】
实践名称
:
亚洲的季风气候
实践资料
:  资料一:亚洲气候类型示意图(图1)和亚洲季风示意图(图2)。

  资料二
:季风气候是指受季风支配地区的气候。夏季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气候高温多雨;冬季受来自大陆干冷气流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季风气候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夏季风不稳定,会带来旱涝灾害和冬春季寒潮等。下面为A、B、C三种季风气

实践思考:
1.根据资料,列举亚洲缺少的气候类型名称。
2.根据图文资料,说出亚洲自南向北的季风气候类型名称,并以一种季风气候为例描述其气候特点。
3.根据图文资料,说出亚洲东部夏季风、冬季风的发源地(海洋或陆地)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4.根据资料二,说出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以及带来的气象灾害。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
:
日本的自然特征与工业
课题资料  资料一:日本工业高度发达,工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节能节材方向发展。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子、家用电器、汽车、精密机械、造船、钢铁、化工和医药等,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资料二:2020年2月1日—17日,短短半个多月时间,日本就发生50级以上地震4次。日本是一个火山和地震多发的国家,危害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发生1次,为了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日本传统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并且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日本防灾日,这一天日本各地都要举行大规模的防震抗灾演练。  资料三: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示意图(图1)和世界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图2)。

课题思考:
1.写出图1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海域:A___________;大洋:B___________。
2.根据资料一和图1,说出日本工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并简述日本工业区分布的特点。
3.分析日本工业区呈现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
4.结合图文资料,简述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并说出日本应对多发地震所采取的措施。
5.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说出突发地震时我们可以采取的避震措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