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面编者为大家搜集了初二生物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 观察米勒的模拟实验,预测产生的有机小分子类别。 [过程与方法] 能够利用相关资料交流生命起源研究史上几种重要学说或假说的主要观点和证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关注和兴趣 2、 树立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关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学习重点] 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学习难点] 探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可能性。 [学习过程] 一、 预习反馈 1、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原料氢气、氨、甲烷、硫化氢。 2、条件:原始地球的内部构造极不稳定频繁、雷电作用强。 3、场所 4、过程:原始大气中的物质在闪电等条件的激发下,形成一些物质,随降雨汇入 二、学海导航[自主学习] 1、原始大气中的气体成分有 2、目前比较认同的生命起源学说是学说,它是由提出的。 3、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由逐渐演变而来。其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①②③。 4、原始生命诞生的前提条件是:独立的体系必须实现和。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 5、化学进化学说的有力实验证据是实验。米勒实验支持了生命进化过程中的阶段。 三、[学习任务] 观察分析米勒的模拟实验(小组合作) 基础训练P4 页 12题。 四、[探究深层之妙] 1、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和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场所依次是( ) A.原始海洋、陆地 B 原始大气、原始大气 C 原始海洋、原始海洋 D 原始大气、原始海洋 2、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进行的模拟实验说明原始地球( ) A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B 不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 地球深处的放射线和陨石引起的冲击波 D 包括以上三项。 3、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烧瓶实验结果告诉我们( ) A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B肉眼看不见的小生命是可以自然发生的 C非生命物质绝对不可能产生新生命。 D 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它星球队 五、[品生物之美] 总结归纳:如果有人问你,生命是怎能样形成的?是女娲创造的人类吗?你应该怎样向他解释? 六[领悟创新之道,分组讨论] 请阅读,分析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2023年,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发现月球表面的许多环形山的陨石坑。这是在月球刚形成时被大量天体撞击而成的。这说明太阳系形成初期,天体碰撞频繁,地球也不例外。可以推测,那时地壳比较脆弱,到处火山爆发,地球表面温度极高,即使有少量甲烷和氨放出,也会立刻被高温和极强的紫外线裂解为氢气、氮气和三氧化碳。 20世纪70~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35亿年前由多细胞组成的、结构比较复杂的化石。由此可以推测,生命起源可能在40亿年前就已发生,那时地球刚形成不久。 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数十种存在于星际空间的分子,它们大多是有机物。2023年坠落在澳大利亚麦启逊镇的陨石中含有氨基酸 (1)从这些资料中可以得出与课本的米勒实验不同的结论吗? (2)新闻记者分析相互矛盾的事实和资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