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山西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评估地理(人教版)试卷

[复制链接]

序号
1月均温(°C)
1月降水量(mm)
7月均温(°C)
7月降水量(mm)
全年降水量(mm)

9.4
6.3
22.6
210
1000

-6.0
2.9
23.3
120
500

-9.3
1.6
21.4
19.5
125

17.5
45.2
28.2
710
2361.3

实践思考
1.采访之前,请帮助小记者团,找到四大卫星发射基地所属四大地理区域名称。太酒:________泉西:______西昌:_____文昌:_____
2.第一站太原卫星发射基地来到山西,小记者们听说当地有“乌金之乡”的美誉,请你写出该省的优势矿产资源。3.第二站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小记者来到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现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合卫星发射。请你分析酒泉有利于发射卫星的气候条件。4.小记者了解到,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所属的地理区域东西跨经自然景观变化明显。请说出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所属地理区域自东向西植被的变化规律。
5.第三站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位于四川省,结合资料三,说出属于该地气候类型的序号。并苗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所属地理区域的主要气候特征。6.第四站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小记者们发现文昌卫星发射基地与其他三个卫星发射基地在位置方面存在差异。请说出文昌卫星发射基地与其他三个卫星发射基地相比的位置特点。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
:
区域协同、助力奥运
案例资料  资料一: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中国北京和河北省张家口联合举行。张家口助力北京冬奥会,是坚决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积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结釆,必将为推动北京和张家口乃至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资料二: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  资料三:北京简图(图1)、京津冀一体化区域图(图2)。

案例思考
1.张家口将和北京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北京地处__________平原西北部,背靠A__________山脉,古称“燕京”,张家口位于北京的_________方向。
2.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若将功能区进行合理迁移,请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个区域中选择:国家中央机关、各部委应该布局在________;大型制造业、能源开发公司应布局在__________;大型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航运等企业应该布局在________。
3.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时间是2月4日—2月20日,结合右面北京气温曲线和年降水量柱状图,分析2月份举办冬奥会的有利气候条件。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4.京津冀协同发展基本出发点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职能,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请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北京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
:
区域合作、共谋发展
课题资料
:  资料一: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粤港澳大湾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祖囯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竟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资料二: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互联互通的重要工程,是全球最长跨海大桥,在道路设计、使用年限以及防撞防震、抗洪抗风等方面均有超髙标准。为了保证不影响伶仃洋海域正常通航,大桥主体工程项目采用桥、岛、隧组合的形式。  资料三:港澳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图2)。

课题思考
1.写出图1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特别行政区:A_________;海域:B_________省级行政区域单位:C_________;铁路线:D_________
2.港澳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并将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继续发挥各自的特长,优势合作,共促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序号填到合适的位置上。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②资金③蔬菜、肉、奶等生活用品④淡水资源⑤丰富劳动力和低廉的地价⑥人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3.港珠澳大桥在中间部分设计了67千米的海底沉管隧道,主要考虑的是(   )
A.减小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B.节省建设成本,降低施工难度
C.便于旅客欣赏水下风景
D.保持海洋的通航能力
4.结合资料一,简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
:
青藏地区的大发展与环境保护
案例资料  资料一:青藏铁路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铁路,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目前,我国又在青藏高原修建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它东起成都市成都南站,抵达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金长1600多千米,穿越崇山峻岭,工程建设难度比青藏铁路还大,被誉为21世纪现代化的“天路  资料二:三江源指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影响了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給。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同时,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资料三:青藏地区示意图

案例思考
1.在青藏地区,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比较好,分布着农业,主要农作物有
2.图中国家在琼结县拉玉乡建设了我国“首个贫困村光伏农场”,该项目利用青藏高原丰富的资源,将光伏发电与现代化科技农业有机融合,增加农业光照率,提高农作物产量。
3.写出我国正在修建的川藏铁路自四川向西穿过南北走向的山脉名称。并简述川藏铁路比青藏铁路工程建设难度更大的原因。
4.写出游客沿着青藏铁路,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动物名称,并归纳目前三江源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5.青藏地区经济开发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写出国家在青藏地区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目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纪录片《航拍中国》中曾这样描述陕西省:“一山一水决定了陕西的格局,把陕西一分为三……早春时节,自北向南,黄土高原大雪飘飞,关中平原小麦滴翠,陕南山地鲜花怒放。”下面是陕西省地形图,据此完成1-2题。

1.陕西省的“一山一水”分别是指(   )
A.秦岭、渭河
B.秦岭、淮河
C.大巴山、汉江
D.太行山、汾河
2.秦岭连接东西,和合南北,是中国顶级生态空间,被誉为中华绿芯、世界物种基因库、中华地理自然标识。同时,秦岭也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关于该山脉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山脉以北的河流冬季不结冰,以南结冰
B.该山脉以北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以南以旱地为主
C.该山脉以北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以南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该山脉以北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以南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②“登高望远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
C.③—“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④—“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特征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域红土地和紫土地广布
B.②区域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C.③区域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
D.④区域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3.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民族风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域过年时家家户户做米糕
B.②区域举办那达慕大会
C.③区域有端午节赛龙舟活动
D.④区域迎送宾客献哈达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闯关东,指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前往关外(今东北地区)谋生。在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以山东、直隶为主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数量和规模都是历史最高。下面为东北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从内地到关外,需克服种种困难,不是漂洋过海就是跋山涉水,钻山林、涉河流,同时还要小心野兽,躲避土匪。当时人们选择闯关东,而很少去富庶的江南,原因可能是(   )
A.江南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
B.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耕地多
C.东北地区交通便利,哈尔滨是我国的航空枢纽
D.东北地区土地肥沃,种植的粮食品质好
2.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可概括为“山环水绕,平原居中”。环绕着东北地区的“三山”是指图中的(   )
A.①长白山②祁连山③小兴安岭
B.①长白山②武夷山③大兴安岭
C.①大兴安岭②小兴安岭③长白山
D.①大兴安岭②长白山③秦岭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家在昆山,工作在上海。早上,坐上动车打个“铁的”,20分钟后走出上海站。傍晚再打“铁的”飞驰回昆山,这便是得益于高铁时代的深度“同城效应”。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图(图1)和“同城效应图”(图2),完成1~3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该区域的核心城市是(   )
A.杭州
B.上海
C.南京
D.昆山
2.实现“同城效应”,得益于便捷的交通。本地区方便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   )
A.河运
B.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C.航空运输
D.海运
3.下列传统民居景观属于该地区的是(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A
B.B
C.C
D.D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现代诗人余光中创作的现代诗歌《乡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陆的绵绵怀念。下面是台湾省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诗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这里的海峡指的是(   )
A.朝鲜海峡
B.台湾海峡
C.琼州海峡
D.渤海海峡
2.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且距离最近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是(   )
A.赣
B.黔
C.闽
D.粤
3.每年清明,很多台湾同胞纷纷回到祖国大陆各地祭祖,说明(   )
A.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浓于水
B.祖国大陆与台湾省隔海相望
C.祖国大陆气候优越,经济发达
D.祖国大陆地大物博,物产丰富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藏袍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着,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显著的特征。藏袍的基本特点是大子里面还要穿襟、右衽,腰襟肥大,袖子宽长,衣领、襟边、袖口、下摆等处多以氆氇(pǔlu)或色布镶边。白天劳动时多脱掉一袖或双袖,左右盘扎于腰间。太阳下山后将两个袖子穿上。阅读图文资料,完成1~2题。

1.氆氇是藏族人民就地取材手工生产的一种纺织品,氆氇的原材料可能是( )
A.棉花
B.亚麻
C.黄麻
D.羊毛
2.藏袍穿好后腰部会自然形成一个“大囊袋”,可以装入随身物品,“大囊袋”装的可能是( )
A.糌粑
B.泡菜
C.烤鱼
D.油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平均海拔600-800米,距离海洋十分遥远,降水稀少,气候非常干旱,水源主要来自周围高山冰雪融水。恶劣的自然环境对当地的农业、交、城市分布有着巨大的影响,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与废弃的古绿洲相比,现代绿洲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①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②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③河流下游沿岸④分布在沙漠边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影响图中绿洲、交通、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降水丰富
B.地形平坦
C.冰雪融水丰富,水源较充足
D.濒临海洋,对外交通发达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地理实践
实践名称:访卫星发射基地
实践资料  资料一:2020年5月5日,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大同市某中学小记者团的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精神振奋,立即组织了模拟对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的实践采访。  资料二: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图。

  资料三
: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多年气候统计数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