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由优学生物网为您提供的,祝您学习愉快! 一,生物的特征 1.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生长和繁殖 3新陈代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进行呼吸。 4.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1.生态系统:生物和生物生活的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如一片森林,一块草地) 2.生物圈:(1)范围: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上层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4、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 6、生物因素:指的是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同种生物之间:互助、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捕食(最普遍)、合作、寄生、竞争。 7、生物都能适应环境。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拟态,保护色,警戒色) 8、生物既适应环境,也影响和改变环境。如:蚯蚓松土,沙地植物防风固沙 9、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四个重要事件: (1)林奈(分类学之父)与生物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 (2)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 (3)哈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 (4)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沃森和克里克; 10、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观察、调查、分类、比较、文献、实验等方法。 14、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 举例: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实验方案中一般只设一个变量因素,每一个变量因素应该设置对照,如光照与黑暗,潮湿与干燥;影响实验的其他因素应该相同 第二单元 细胞 显微镜的构造。见书34---35页。 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放置玻片4观察5收放 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大,细胞数量越少,视野越暗。 光线过强时:小光圈,平面镜;光线过弱时:大光圈,凹面镜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的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根据细胞数量可分为: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衣藻)和多细胞生物 3.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三个基本结构:(见课本42---43页)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和保护作用。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细胞核:储存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线粒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是细胞呼吸作用场所。 4.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叶绿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内有细胞液,储存糖分、色素等多种物质。 5. 细胞分裂:细胞一分为二,产生新的细胞的过程。 6、细胞分裂过程:(见书本53页图) 动物细胞:细胞核分裂 细胞膜凹陷2个新细胞 植物细胞:细胞核分裂细胞质分裂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2个新细胞 7、细胞分裂特点: 细胞分裂前,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加倍,分裂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保证了新细胞与原来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 8、细胞分裂的意义: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多细胞生物与繁殖新个体有关,促使新个体由小长大,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 9、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10、人和动物的基本组织 主要分布位置 功 能 举 例 上皮组织 体表或体内管腔的内表面 保护、分泌 皮肤上皮、小肠上皮、气管内表面 结缔组织 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处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 骨、韧带、脂肪、血液等 肌肉组织 附着在骨骼上, 心脏及内脏器官 收缩、舒张的功能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神经组织 脑、脊髓以及 神经中 接受剌激,产生和传导兴奋 脑、脊髓 11.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1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分化 器官 系统 人体或动物体 细胞 组织 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植物体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优学生物网编辑以备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