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因为假期贪玩而耽误了学习,以至于和别的同学落下了差距,因此,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初一生物下册寒假作业测试题,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课前预习 阅读本节课文(P2-7)完成下列填空: 1、 论的创立者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 。 2、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都属于 。 3、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都是 。 4、少女露西的骨骼化石特点是:髋骨宽阔,下肢骨粗壮,说明她的运动方式应该是 (供选:臂行、直立行走),这说明露西已经完成了从猿到人的最关键进化转变。 5、东非人能使用石器,科学家发现东非人使用的石器有明显的加工痕迹,这说明他们不但能够 ,而且还能够 ,提高了工具的效能。 6、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火的使用改善了身体的营养,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 7、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人类起源的见解仍有许多地方不统一。 课堂演练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是( ) A袁隆平 B施莱登 C 罗伯特 虎克 D 达尔文 2、人类和现代类人猿都起源于( ) A 金丝猴 B 猩猩 C 森林古猿 D 长臂猿 3、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 黑猩猩 B 青蛙 C 狗 D 蛇 4、( )是古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 A 瓷器 B 骨器 C 石器 D 以上都不是 5、在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历程中,最关键的是( ) A 直立行走 B使用工具并制造工具 C 使用火 D 产生语言 6、古人类能够更好地交流与合作,是由于( ) A 直立行走 B工具的使用和制造 C 火的使用 D 语言的产生 7、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和山顶洞人化石的发掘地都是在北京的( )地区 A 故宫 B 周口店 C 长城 D 天安门广场 8、下图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从图中我们观察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中,在 、 以及 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2)图中第几个接近东非人? 答: 。 (3)除了图中能够观察到的变化外,你还知道人类与猿的区别有哪些? 答: 。 9、事实是真实存在的,观点则是以事实为基础提出来的。阅读下列资料,区分事实和观点: 20世纪70年代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古人类起源于亚洲①,因为中国等亚洲国家发现了大量的古人类化石②。2023年,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③,其后又在这以地域发掘出大量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④,而其他地区一直没发现这么古老的古人类化石⑤。由此,2023年国际学术界形成了比较普遍的看法,即人类的始祖在非洲⑥,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⑦。 (1)文中编号为 的句子属于事实,编号为 的句子属于观点。 (2)根据上面的短文,判断下列语句哪些属于事实,哪些是根据事实而提出的观点: a、人类的始祖在非洲。 这句话属于 。 b、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这句话属于 。 c、20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发现了大量古人类化石。 这句话属于 。 d、除非洲之外,其他地方没有202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这句话属于 。 知识归纳 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达尔文。 2、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也就是说:人类与现代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3、2023年,在北京周口店地区发现了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和山顶洞人化石。 4、人类最先制造的工具是石器。 5、在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历程中,最关键的是直立行走。 6、古人类能够更好地合作是由于语言的产生。 7、在人类起源和发展中,主要是在①体形、②是否衣着、③工具的使用和制造 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除此之外,人类与类人猿的区别还有:人类大脑发达,有语言等。 初一生物下册寒假作业测试题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查看优学生物网初一生物寒假作业栏目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