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案是针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及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目的性、适应性、实用性的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教案应是与时俱进的。优学生物网为您提供的初一生物下册全册导学案,希望对您教案的设计和实施有一定的帮助。 学习目标: 1、 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 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 了解枝条的生长过程。 知识回顾 1种子萌发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_____。_______或_____ 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后,________发育,突破种皮,形成_____。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 幼根的结构有哪些? 2、 芽的结构有哪些? 3、什么是居间生长? 自主学习 1、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______。 2、 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 增加____________,一方面要靠_ __________。 3、 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_____发育成的。芽在发育的时候,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组成,枝条上的_____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4、 小麦、水稻、竹子等一些植物,可以通过_____使茎急剧长高。 5、小麦清明拔三节,新笋一夜成高竹就是对_________的形象描述。 当堂练习 《基础训练》P15P18 植株的生长 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运用观察的方法探究植物茎的生长过程,并能用相关的知识解释。 2、 让学生知道年轮形成的简单过程 3、 知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无机盐。 知识回顾: 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 2、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增加____________,一方面要靠伸长区___________。 自主学习 (小组完成实验,按13步骤进行) 1、取一段柳树的枝条,肉眼观察看它有几部分组成。 2、用解剖针扎一扎横切面上的质部和髓,试试哪部分最坚哽哪部分较疏松? 3、用手剥一剥树皮,试一试能不能剥掉,剥去树皮后用手摸一摸内侧有什么感觉? 探究释疑,合作交流 4、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以及形成层的特点。 5、什么叫年轮?年轮是怎样形成的?我们怎样推测树木的年龄? 6、植株的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哪些?缺乏时会怎么样? 试一试: 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又说粪大水勤,不用问人。这两种说法是否符合科学种田的道理? 当堂练习 《基础训练》P15P18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3.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 1.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2.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学习过程: 一、 学前准备 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 。 2、在 和 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 ,形成新的 和 , 3、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是从茎的 部分渗出来的。 4、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的 作用散失的。 5、一株玉米旺盛时,一天要吸收几千克水,比人一天喝的水还多,有的植物还不止这么多,那么多的水分都用来组成植物体了吗? 二、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认识叶片的基本结构 1、 自学教材第113页学习徒手切片的制法。 2、 使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结合《叶片结构示意图》归纳叶片基本结构: 。 讨论问题:菠菜叶片的正面与背面的绿色一深吗?为什么? 3、 拓展反思,讨论交流:如何区分上、下表皮以及其结构特点。 学习任务二:描述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 1探究叶片气孔情况: 二人小组实验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 ℃以上热水的烧杯中 观察现象并讨论问题:叶片表面是否产生气泡?如果有,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那一面气泡数目较多?为什么? 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2.探究气孔开闭机制 制作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显微镜对比观察新鲜的菠菜叶和萎蔫的菠菜叶制作的下表皮临时装片。 思考问题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是否与叶片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 讨论总结: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含水量与气孔开闭有关。 拓展延伸:保卫细胞的形状是怎样的?细胞壁的厚度是否均匀?受到拉力时伸展情况是否一样? 讨论得出结论:----------------------------- 学习任务三、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 1、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⑴观察图Ⅲ25生物圈的水循环。 ⑵四人小组根据问题思考: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的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或马路上的空气就显得燥热呢? 讨论、交流、总结: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2.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观察图Ⅲ25生物圈的水循环,描述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讨论总结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讨论回答:P116《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 3.培养热爱自然、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设计原理。 2、认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二、【课前小测】 (每空1分,共3分) 小测得分:( ) 1、蒸腾作用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 。 2、蒸腾作用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提高大气 ,增加 。 三、【新知预习】阅读P119-122页,并完成以下习题。 1、概念:绿色植物利用 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 ,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2、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 、 、繁殖的需要,而且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3、场所: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中含 ,就都有能够制造有机物。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四、【实验操作】(每空1分,共8分) 1、暗处理:实验前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其目的是让叶中的 运去或耗尽,让实验效果更明显, 更有说服力。) 2、遮光、照光:用黑纸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实际上是作对照实验,用同一片叶,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变量,即 和 。) 3、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摘下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热, 将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便于观察颜色的变化,(是因为叶绿 素 溶于酒精,隔水加热是防止因温度过高而使酒精 燃烧引起安全事故。) 4、漂洗:用清水把叶片上的物质(如:酒精、叶绿素等) 冲冼掉。 5、染色:向叶片上(见光的地方和不见光的地方)滴加碘液,(淀粉的特点之一是遇碘变 色。) 6、观察现象:滴上碘液后,我们发现叶片见光的地方变成了 色,用黑纸夹起的地方未变蓝。 7、实验结论:(1)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2) 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五、【知识结构】 (一)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步骤:暗处理 遮光和照光脱色漂冼染色观察现象实验结论 (二)光合作用 1、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2、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3、场所: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中含叶绿体,就都有能够制造有机物。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六、【巩固小测】: (每题1分,共11分) 小测得分:( ) 1、生物实验举小组要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在用黑纸片遮盖叶片时应该遮住( ) A.一整片叶的上、下两面 B.一整片叶的上面 C.一片叶的一部分的上面 D.一片叶的一部分的上、下两面 2、小明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用了一种绿色叶片上有黄色斑纹的植物,经过阳光照射后,用碘液处理,叶的绿色部分变成蓝色,而黄斑部分却未变成蓝色。这一事实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 A.叶绿体 B.二氧化碳 C.水 D.光 3、如果把绿叶比作绿色工厂,它的车间是( ) A.叶片 B.叶柄 C.叶肉细胞 D.叶脉 4、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哪项不是光合作用提供的( ) A.动物和人类食物的来源 B.动植物和人类的能量来源 C.动植物和人类所需氧气的来源 D.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5、右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 ) 6、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 A.叶片健康与否 B.有无叶绿体 C.有光或无光 D.无机物 7、人类及动物的食物最终来自于( ) A.肉类 B.植物的有机物 C.光合作用 D.无机物 8、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A.叶脉 B.细胞核 C.线粒体 D.叶绿体 9、大葱埋在土里的部分为白色,而露出地面的部分通常会变成绿色,这可以作为下列哪句话的实例( ) A.叶绿体中含叶绿素 B.叶绿体在光下可以合成有机物 C.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D.叶呈绿色是因为含有叶绿素 10、我们用木材烧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并能将水烧开,木材中贮存的能量是( ) A.太阳光能 B.电灯的光能 C.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 D.土壤中的能量 11、将马铃薯长时间放在有光的地方,其表皮下会出现一小薄层绿色,这是因为( ) A.光合作用产生叶绿素 B.呼吸作用产生叶绿素 C.光促使了叶绿素的形成 D.光促使了马铃薯的发芽 课堂 反馈 班级 姓名 90% 70% 50% 30%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导学案 一、自主探究: 学习任务一:了解有机物是如何构建植物体的。有机物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 1、学生举例说明:植物本身的组成成分离不开有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小麦含淀粉,桃含糖分,菠菜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等) 2、自学教材讨论后回答:从细胞水平上分析植物体主要是构成的。比如: 。从器官水平上看,植物是由构成的。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体的组成成分除了水、无机盐外,主要成分还有各种有机物,有机物是构建植物的基础,那么有机物对于植物的生命活动有什么作用呢? 学习任务二:探究有机物是如何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 阅读教材P123演示实验1,回答下列问题:1、猜测:有机物分解时释放能量吗?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问题: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发生了能量变化吗?_________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_________还有一部分________ 拓展反思:1、夏天,刚收获的新鲜小麦能不能长期堆放,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萌发种子中的有机物最终转变成了什么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示实验2、有机物分解时产生二氧化碳 观察后提出问题:为什么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二氧化碳是从哪里来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来自_____________,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时不仅产生___还产生___ 演示实验3、有机物分解时需要氧参与 提出问题分析讨论:甲乙两瓶的种子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现象将会如何?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科学证明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时需要______的参与 拓展反思:储藏甘薯的窑时间长了能不能直接下去?为什么?怎样做?_______________ 阅读P125第二段,呼吸作用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所_______________写出呼吸作用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反思:庄稼长期被水淹了,往往会死亡,原因是什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怎么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三:认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小组讨论: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还有什么作用?其他生物有呼吸作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植物和我们一样,也要进行呼吸,而且也是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所有的生物都要呼吸,说明: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阅读P126技能训练,回答:环境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强弱有什么影响? 二、1、对本节知识归纳,构建知识体系2、通过学习本节知识,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三、尝试应用如何贮藏粮食、水果可延长其寿命? 四、检测 1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间是() A只在白天B、白天和黑夜C只在光下D、只在黑夜 2下列哪种农业措施能改善根系的呼吸作用( ) A、施肥B、浇水C、中耕松土 D、锄草 3、农田淹水后必须及时排涝,是为了让植物的根得到足够的() A、能量 B、氧气 C、二氧化碳 D、阳光 4、植物的任何部位都进行( ) A、 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5、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 A.表皮细胞 B.叶肉细胞 C.保卫细胞 D.所有活细胞 6、植物呼吸作用与光照的关系是( ) A.必须在黑暗中进行 B.必须在阳光下进行 C.与光照无关 D.有光呼吸作用强,无光呼吸作用弱 7、在农业生产中,为了利于植物呼吸,常采取的措施是( ) A.大量使用有机肥 B.大量施用无机肥C.大量浇水 D.中耕松土 8、我国北方农村里常将马铃薯储藏在地窖中,进入地窖取物之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吊入地窖内,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测量窖内的二氧化碳含量 B.测量窖内的氧气含量 C.主要是为了照明 D.测睛窖内一氧化碳的含量 9、贮藏水果、蔬菜要保持低温是因为( ) A.促进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弱 C.温度低可以减少细菌病害 D.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 10、新疆哈密地区昼夜温差大,哈密瓜较甜,是因为( ) A.光合作用旺盛,呼吸作用强烈 B.光合作用旺盛,呼吸作用微弱 C.光合作用微弱,呼吸作用强烈 D.光合作用微弱,呼吸作用微弱 五、能力提升: 在可控制温度和大气成分的温室中,以人工配制营养液无土栽培蔬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春天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时,为使作物增产,除满足无机盐的需求外,应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的浓度。 2、当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时,温室温度应,以降低蔬菜的 3、要验证绿色植物呼吸过程放出二氧化碳,以下哪个实验条件是必须的?( ) A.用一株叶片多的植物 B.要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C.把植物淹没在水中D.用一株幼小植物 4、储藏中的粮食会因为呼吸作用造成一定的损失,为了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损失,应采取哪些措施? 更多内容请点击: 初中初一初一生物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