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试题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高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精选考题黑龙江高考适应性训练)以下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于在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B.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呈J型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 D.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解析:K值即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不同环境中同一种群的K值一般是不同的,不同生物的K值往往也不同,所以K值是可以改变的。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不一定呈J型,如有天敌的限制等。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生物发生了进化,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答案:D 2.(精选考题河北衡水中学月考)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b、c可分别表示同一物种的三个不同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②三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是ac ③三个种群的出生率的比较是ac ④三个种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的比较是ac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③④ D.只有②③④ 解析:题图反映的是种群的年龄组成,①正确。a、b、c分 别代表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最大的是b,②错误,③正确。年龄组成不能反映迁入率与迁出率,④错误。 答案:A 3.(精选考题福州三中月考)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 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要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 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的年龄组成 C.种群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解析:从题目中的预测数据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和美国的人口为增长型,瑞典人口为稳定型,而德国人口为衰退型,这主要是由种群的年龄组成决定的。 答案:B 4.(精选考题潍坊模拟)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生物模型为:Nt=N0t 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率最大 解析: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可能不适应变化的环境而被淘汰,也可能因环境优越、缺少天敌而呈J型增长;对于呈S型增长的生物种群来说,增长率最大时,种群的数量在K/2左右。 答案:B 5.(精选考题苏北四市一模)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 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解析: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培养用具和培养液必须都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否则会引起杂菌污染,影响酵母菌的生长;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气时,大量繁殖,所以培养酵母菌时,必须供应充足的氧;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必须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使酵母菌分布均匀,防止产生误差;酵母菌培养后期,数目多,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答案:D 6.(精选考题湖北武昌元月调研)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 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见下表(单位:只)。 年 份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种群数量 50 80 400 800 1 500 捕捉标志数 150 第二天重捕数 150 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 13 那么,下列与2023年至2023年该鸟种群的增长曲线最相符的是 () 解析:首先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2023年该鸟的种群数量,即202350/131 731(只); 然后以时间作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作为纵坐标绘制出该鸟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图C。 答案:C 7.(新题快递)科学家通过对三种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种群密度关系的研究,得到下列结果。将此结果应用于农业生产时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种群密度为4左右时是甜菜生产的适 宜密度 B.提高氮元素供应量后就可大幅度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 C.欧洲防风草根的生长与种群密度无关 D.合理密植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某些部位的产量 解析:提高氮元素供应量时,玉米子粒产量达到最大值的种植密度变化不是很大,所以提高氮元素供应量后不可以大幅度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欧洲防风草根的生长与种群密度有关。 答案:D 8.(精选考题海南生物,18)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计1个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随机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个体数目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解析:本题考查样方法调查生物种群密度。该草地上全部个体数全部统计难度较大;只选取一个样方的数目进行调查不具有代表性;选择样方要随机选择,具有代表性,不能只选择植物密集的地块。 答案:C 9.(精选考题安徽理综,3)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天)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成虫数(只) 6 10 28 71 131 207 270 302 327 341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 解析: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的繁殖加快,故A错。第17~29天,成虫数量增长逐渐缓慢,说明增长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故B错。第21~37天,成虫数量逐渐增多,种群密度增大,导致生存斗争加剧,成虫增长率下降,故C正确 第1~37天,成虫数量呈S型增长,故D错。 答案:C 10.下列有关S型曲线的说法,与事实相符合的是 () A.该图可表示密闭的恒定容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变化曲线 B.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种群数量最好保持在c的水平 C.ab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慢,其主要原因是受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的影响 D.该曲线是在理想条件下测得的,人工培养中不会出现这样的曲线 解析:在密闭的恒定容器中培养酵母菌,其数量达到最大值后会下降;a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故鱼类的种群数量最好保持在此点。 答案:C 11.(精选考题南通二模)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期间 () A.增长率大于零 B.老年个体数量最多 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 D.种群密度最大 解析:在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时,其增长率为零,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种群密度最大。 答案:D 12.(精选考题南京市第一次调研)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用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夹角上的菌体 解析:野兔的活动能力强,个别标志物的脱落一般不会影响结果;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随机对多个家庭调查,以家系为调查对象的结果不可能偏小;题中计算酵母菌数量的方法是正确的。 答案: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