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讲述“阴阳人”和性腺发育不良两种遗传病的病理现象和致病机理。引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教师板书,然后展示图片以果蝇为例来学习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内容。 展示图片
师:图2、图3与图1相比有何区别? 生:图2较图1少了一条染色体,图3较图1多了一条染色体。 师:这样的染色体变化形式即为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展示下图: 师:上图所示的果蝇是雌性还是雄性? 生:雌性。 师:果蝇体细胞有几条染色体?几对常染色体? 生:8条;3对。 师:Ⅱ号和Ⅱ号染色体是什么关系?Ⅲ号和Ⅳ染色体是什么关系? 生: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 师:雌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哪几对同源染色体? 生:Ⅱ和Ⅱ、Ⅲ和Ⅲ、Ⅳ和Ⅳ、X和X。 师:果蝇的卵子是如何形成?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在此过程中如何变化?等位基因如何变化? 生:减少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 师:什么样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生: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为等位基因。 师:那什么是相对性状呢? 生: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即为性对性状。 师:果蝇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卵子中有哪几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在形态、大小和功能上有什么特点?这些染色体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有4条,分别是Ⅱ、Ⅲ、Ⅳ和X;这些染色体在形态、大小和功能上各不相同;这些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 师:卵子中的这些染色体是否携带了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呢? 生:这些染色体携带了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师:我们把这样的一组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即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 师:果蝇的体细胞中有几组染色体? 生:两组。 师:如何判断一个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呢? 展示下图,学生观察图片,作出判断。
师:如果给定细胞的基因型,我们如何根据基因型判断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数呢?出题:以下选项表示生物个体的基因型,请大家根据下列个体的基因型判断一下该个体有几个染色体组: ①Aa ② Aaa ③ AAaa ④AaBb ⑤ AaaBBb ⑥AAaaBBbb 师生共同总结判断规律:图形题,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基因型题,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不分大小写)有几个,就有几个染色体组。 师:果蝇的发育起点是什么?果蝇的体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 生:受精卵;两个。 师: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多倍体。其中,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三倍体;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四倍体。自然界中,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多倍体在植物中常见,在动物中极少见。 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常把某些二倍体植物诱导成多倍体,这是为什么呢?展示下图,学生观察图片。 师:染色体数目加倍后的草莓与野生状态的草莓相比有何优点? 生:染色体数目加倍后的草莓比野生状态的草莓长的大。其营养成分的含量较多。 师:正确,多倍体除了果实种子都比较大、营养成分含量较多外,通常茎秆粗壮、叶片也较大。那我们如何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呢?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在什么时期出现加倍现象? 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师:加倍后的染色体在有丝分裂末期如何变化? 生:末期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内。 师: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为什么会移动呢? 生:因为有纺锤丝的牵引。 师:那纺锤丝在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产生的? 生:前期。 师:请同学们想个办法,将加倍的染色体留在一个细胞中? 生:把纺锤丝破坏掉。 师:那我们是用化学试剂还是用机械切割处理细胞内纺锤丝呢,为什么? 生:化学试剂,因为细胞太小了,机械切割无法操作。 师:那我们应该处理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呢? 生:前期。 师:那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呢?除了用化学试剂处理细胞外,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是染色体数目加倍呢?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7页第三自然段。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仅可以成倍地增加,还可以成倍地减少。那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已学知识,完成下表: 物种 | 体细胞 | 配子 | 染色 体组 | 染色 体条数 | 染色 体组 | 染色 体条数 | 玉米 | 2 | 20 | | | 普通小麦 | 6 | 42 | | | 小黑麦 | 8 | 56 | | |
师:配子中的染色体是否含有该物种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遗传信息呢? 生:含有。 师:那你认为不受精的配子能否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呢? 生:应该可以吧。 师:大家的猜测是正确的。不受精的配子是可以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我们把这种由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内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称为单倍体。单倍体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长的弱小。 根据单倍体的概念,比较二倍体或多倍体的区别? 生:发育起点不同,单倍体的发育起点是未受精的配子,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发育起点是受精卵。 师:根据上表分析,玉米、普通小麦、小黑麦的配子发育成的单倍体细胞内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生:1个,3个,4个。 师:单倍体细胞内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或一定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这种说法正确吗? 生:不正确。 师:二倍体和六倍体的单倍体细胞内还有几个染色体组,这样的单倍体能否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为什么? 生:一个、三个;这样的单倍体不能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因为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无法联会,故不能产生有性配子。 师: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细胞内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无法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 研究单倍体有何实际意义呢?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这一个问题:如何用表现型为高杆抗病和矮杆感病,基因型分别是DDTT和ddtt的个体做亲本,培育表现型为矮杆抗病,基因型为ddTT新品种。 生: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即: P 高杆抗病 × 矮杆感病 DDTT ddtt ↓ F1 高杆抗病 DdTt 连续自交 ddTT 矮杆抗病 师:这种方法要培育获得大量纯合的矮杆抗病新品种需多长时间? 生:3年以后。 师:那我们能不能利用我们刚学的单倍体知识来培育新品种呢?如果能,请推测应如何操作? 生:能。把F1的配子培育成单倍体,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 师:非常好,大家推测的非常正确。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一下单倍体育种的过程。展示多媒体课件,如下 : 师: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有何优点呢? 生:能够缩短育种所需的时间。 | 通过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进行过度,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 通过问题串,复习旧知识,为染色体组概念的生成奠定基础。 通过问题串,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一个染色体组能够携带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通过练习,强化染色体组的概念,并练习对概念的应用,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比较让学生对多倍体的优点有直观的了解。 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推测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后通过阅读验证推测,从而让学生体会成功喜悦,趋近其学习的欲望。 设计表格,为理解单倍体的概念,及单倍体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作铺垫。 应用所学知识“一个染色体组携带了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诀问题的能力。 通过比较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设计问题串,加深对单倍体概念的理解及单倍体优点的认识。 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设问为学生理解单倍体育种的优点奠定基础。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是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