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理解蜥蜴与陆上生活相适应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殖发育的特点。 (2)理解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3)知道古代爬行动物的繁盛和绝灭。 2.能力方面 (1)学生通过进行观察、分析、类比方法的训练,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2)使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的学习方法。 3.思想情感方面 (1)通过对爬行动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形态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对爬行类和两栖类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的比较,以及 重点难点 1.蜥蜴的形态结构和生殖发育特点为本节的重点。因为: (1)蜥蜴的形态结构和生殖发育特点是理解 (2)这部分知识是学生理解爬行动物的特征的基础; (3)是理解爬行类是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的基础; (4)为学习鸟类和哺乳类奠定基础; (5)可使学生树立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的观点和进化论的观点。 2.爬行动物与哺乳动物有亲缘关系为本节难点。因为学生对古代爬行动物了解不多,对兽齿 教具准备 1.爬行动物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生殖的录像; 2.龟、扬子鳄习性的录像或挂图; 3.兽齿类挂图; 4.模拟古代爬行动物生活的录像; 5.龟、蜥蜴标本。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出示标本引出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