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烈性噬菌体:凡能引起宿主细胞迅速裂解的噬菌体。敏感细菌。 2、温和性噬菌体:噬菌体侵染宿主后,并不增殖,裂解,而与宿主DNA结合,随宿主DNA复制而复制,此时细胞中找不到形态上可见的噬菌体,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性噬菌体。含有温和性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源性细菌lysogenic bacteria 温和性噬菌体存在状态 1)游离具感染性的virion; 2)前噬菌体(prophage):附着或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一道复制; 3)营养期噬菌体:指导合成。 3、溶源性细菌特性 1)遗传性 2)自发裂解 3)诱发裂解:双氧水、UV、X、等。 4)免疫性 5)复愈(消失溶源性) 6)溶源转变 溶源性菌株命名 四、噬菌体分离检查与防治 (一)分离检查(效价测定) 怎样证实有噬菌体存在:宿主特异性;噬菌斑、液体培养变清等。 1、双层平板法 2、单层平板法 3、玻片快速法 效价(titre),噬菌斑形成单位(pfu) (二)防治措施 1、消灭phage,杜绝其依赖生存条件。 2、选育和使用抗phage菌株。 3、菌种轮换使用。 4、药物防治:加入某些金属螯合剂、表面活性剂。 五、亚病毒 1、类病毒viroid:没有衣壳包裹的RNA分子。 2、拟病毒virusoids(类类病毒):一类包括在植物病毒粒子中的类病毒,RNA。 3、朊病毒prion, virino: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的疏水性蛋白。 艾滋病 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2023年首先在USA发现,2023年巴斯德研究所宣布分离出一种virus证实为AIDS的病原,2023年WHO定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HIV专门侵犯淋巴细胞,造成免疫缺陷。 传播途径:血液、母婴、体液 第二章:微生物营养和培养基 了解不同微生物需要什么营养物,怎样吸收,起什么作用,如何为其配餐。 营养物:必须得到的细胞结构 成分,必须得到的能量储存物质。 营养:把营养物从外界吸收至细胞内,复制出新细胞结构的过程。 1节:营养物及其功能 一、细胞化学组成 整个生物界大体相同,主要是C、H、O、N(占干重90-97%),C(约50%),此外为各种无机元素,由这些元素再组成化合物。其中C/N一般是5:1。 1、水分和无机元素 含水70-90%(鲜重),无机元素(3-10%干重)依次为P、S、K、Mg、 Ca、Fe、Zn、Mn等。 2、有机物 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类脂,维生素等 二、主要营养物及其功能 主要功能:提供合成原生质和代谢产物原料;产生合成反应及生命活动所需能量;调节新陈代谢。 (一)碳源物质 定义:凡能提供微生物营养所需碳元素的营养源。 功能:碳源、能源 微生物碳源谱: (二)氮源物质 定义:凡能提供微生物营养所需氮元素的营养源。 功能:氮源,一般不作能源。 微生物氮源谱: 氨基酸自养型和异养型生物 速效氮源和迟效氮源 生理碱性、酸性、中性盐 (三)能源 化学能:有机物-化能异养微生物 无机物 -化能自养微生物 光能 (四)生长因子 定义:一类对微生物正常代谢必不可少且又不能从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所需极微量的有机物。 种类:维生素、AA、base、FA等。 作用:辅酶或酶活化 来源:酵母膏、玉米浆、麦芽汁等,复合维生素。 浓度: (五)无机盐 所需浓度在10-3-10-4M的元素为大量元素 所需浓度在10-6-10-8M为微量元素。 主要功能:构成菌体成分;酶活性基组成或维持酶活性;调节渗透压、pH、Eh;化能自养微生物能源等。 无机元素来源与功能: 一些无机元素加入盐: (六)水 存在状态:游离态(溶媒)和结合态(结构组成) 生理作用:组成成分;反应介质;物质运输媒体;热的良导体。 2节:微生物营养类型 依碳源不同: 异养型heterotrophs(不能以CO2为主要或唯一碳源。 自养型autotrophs(能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