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位置优越,幅员辽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领土跨纬度广,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B.与加拿大,俄罗斯,巴西相比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
D.我国领土最西端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上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当海南岛进入春耕时节,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这句话说明了(  )
A.我国领土东西经度相差很大
B.我国陆上疆界很长
C.我国南北纬度相差很大
D.我国海上疆界很长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十一”小长假期间,王强同学在益阳市街头看到某旅行团乘坐的一辆车牌号码为“贵A·56488”的旅游大巴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辆大巴车来自上海
B.车上的旅客沿途领略了椰树林
C.该辆汽车穿过了黄土地
D.旅客在途中看到了大片的茶树林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2015年8月9日至17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行。若按民族人口数分配参赛名额,你认为参赛运动员人数最多的民族是(  )
A.壮族       B.汉族       C.维吾尔族     D.回族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读“2006﹣2011年中国(除港澳台外)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完成下列问题。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1.根据图可知,2006年到2011年,我国人口变化的趋势是(  )
A.人口总量停止增长
B.人口总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C.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D.人口总量增加,但增长速度下降
2.有关我国人口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独二孩"政策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B.晚婚、晚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有效措施
C.延迟退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减轻子女负担
D.依据我国人口现状,计划生育国策可取消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读四省区轮廓,
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省的简称分别是(  )
A.湘、晋、黑、鲁
B.鄂、陕、黑、鲁
C.鄂、晋、辽、鲁
D.赣、陕、吉、鲁
2.图中甲、乙、丙、丁四段河流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水量小
B.乙处能出现凌汛
C.丙处结冰期长
D.丁处水能资源丰富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地形、地势及其对农业,气候,河流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面积广大,有利于耕作业
B.我国地势东高西低,河流全部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
C.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60%
D.地势阶梯分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所以水电站建在阶梯交界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面甲、乙、丙、丁四个轮廓图,读图回答下题。1.四幅图中的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以上四省区中,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乙图中①②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
A.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
4.乙图中①②所代表的气候区分别是(  )
A.湿润区  半湿润区
B.干旱区  半干旱区
C.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
D.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B.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C.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影响
D.内流河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河流域局部图。一业余科考队从①地出发,沿该河主河道沿岸,①、②、③、④地进行科学考察,科考队经过对四地的粗略考察,得出如下结论:①地土地荒漠化严重,②地所在的省份已经根治了水土流失、③地水土流失依然严重,④地地上悬河是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隐患。你认为科考队对哪一个地方的考察结论与事实不符(  )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图为我国长江、黄河、珠江和塔里木河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题。
A.甲河
B.乙河
C.丙河
D.丁河
2.四条河流中流量最大和含沙量最大的分别是(  )
A.甲河与丙河
B.甲河与丁河
C.乙河与丙河
D.乙河与丁河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铜矿       B.温泉       C.潮汐能     D.海鱼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是海口、吐鲁番、北极村、五道梁的年内各月的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1.关于四地气候类型特点的叙述不正确是(   )
A.海口——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B.漠河——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暖湿润
C.吐鲁番——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全年湿润
D.五道梁——全年低温,降水较少
2.冬季漠河温度比海口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影响
C.海陆位置
D.人为影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下题。
style="VERTICAL-ALIGN:middl;VERTICAL-ALIGN:middle;">1.a和b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林地
B.耕地
C.草地
D.沙漠
2.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  )
A.a
B.b
C.c
D.d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读“中国山脉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以下地理事物的名称海洋C:_________;岛屿D:__________。高原E:_________;盆地F:__________。山脉H:_________;平原I:__________。2.山脉H和哪条河流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填河流名称)_____。关于这条分界线地理意义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选择题)
A.我国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该地B.年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这里C.大致是半湿润和半干旱分界线D.大致是中温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3.受的影响,乌苏里江和帕米尔高原存在时差。(填A或B)
A.东西跨经度广B.南北跨纬度广4.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和盆地主要分布在。(填A或B)
A.东部地区B.西部地区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读“长江水系略图”和“长江干流纵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2.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据图说出长江的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中游、下游)河段。
3.图中M是_____水利枢纽,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其主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等(写出1点即可)。
4.金沙江、川江、荆江三河段中,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是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5.长江、黄河都流经的地形区是(  )高原,它们都流经的省区是(  )、(  )省。6.长江湖北荆江段江水浑浊,这表明长江________(水文特征)较大,主要是由于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带来严重的________(生态问题)所致。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B线大致通过________;(填降水量)B线以西,农业部门以____业为主。
2.C地的粮食作物以______为主,油料作物以______为主,农作物的熟制是_______。从地形上看,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________及低缓的________地区。
3.C、D两地中,夏季平均气温较低的是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E区域的河流以_____(内、外)流河为主,主要的水源补给是___________。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图和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2年9月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高温少雨,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秋旱,秋旱导致上述地区的江河湖库蓄水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影响了水上航运、水力发电、生活用水及农业生产。
1.受灾地区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主要属于______带(温度带)和______地区(干湿地区)。
2.C、D、E、F为此次受旱较严重的省区。其中C是______省(填全称),F处的山脉名称是_______,是_______省和_______省的分界线(填简称)。
3.E省地处______平原,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该平原成为“鱼米之乡”主要是受_______气候的影响,该气候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干旱给当地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完成有关要求。1.南水北调工程共有三条输水路线,其中西线方案是直接把_____上游或支流的水,输到_____上游.
2.东线方案的取水地点位于_____附近,取水路线利用_____(河)北上.
3.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______分布不均问题而规划和实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