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19-2020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堂达标训练(5)地形和地势

[复制链接]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平原面积仅占多一点。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北部的、,中部的、,南部的。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读中国地形图,可以看出我国西部海拔,东部海拔。我国陆地地势可划分为级阶梯。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陆地海找最高的地方是,陆地海拔最低点是。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平均海拔世界最高,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   )
A.青藏高原     B.帕米尔高原     C.巴西高原     D.南非高原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经济部门不适合在山区发展的是(   )
A.旅游业     B.种植业     C.采矿业     D.林业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地形的总特征是(   )
A.地形类型单一
B.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盆地、平原面积广大
D.地形类型多样丘陵面积广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大兴安岭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C.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神舟”七号选择在内蒙古高原降落的主要原因(   )
A.地面崎岖,峰岭众多                B.地面宽平坦,人口稀少
C.沟纵横,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图中字母所在的地形区为平原的是(   )
A.a          B.b          C.c          D.d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大部分地区海技在(   )
A.500米以下     B.4000米以上     C.100~2000米     D.2000~3000米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部地区,又产生了巨大水能,这主要是由于(   )
A.地形复杂多样
B.山区面积广大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山脉纵横交织呈,网格状分布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是我国沿32N所作的剖面图,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
A.①一青藏高原                      B.②一塔里本盆地
C.③一华北平原                      D.④一南海

※题型:综合读图题※知识点:综合读图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报探究“判断某地地形地势特征的方法”,下面是他们的探究程序,请你与他们一道完成探究过程吧。探究主题:判断某地地形地势特征的方法探究材料:图1,图2、图3
尝试探究(1)通过图1可得出:我国主要地形类型是和。(2)通过图2可得出中国地势特征是。归纳总结:(3)综合归纳,通过图,可知道中国的主要地形类型,通过图,可得出地势特征。

※题型:综合读图题※知识点:综合读图题※试题难度:中等
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黑色”表示的是第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这里主要分布着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
2.图中“灰色”表示的是第级阶梯,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地形以高原和为主。
3.图中“白色”表示的是第级阶梯,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形以和丘陵为主。
4.图中“星号”表示的是我国主要的水电站,读图可知,这些水电站主要分布在(阶梯内部、阶梯交界)处,主要原因是。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水电站选址的地形因素”,下面是他们的探究程序,请一起完成该探究过程吧!

1.尝试探究: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试验,观察结果后得出结论,水位落差越大,水流速度越。
2.归纳总结:根据试验结果和水轮机工作原理可知,水电站应该选择建在河流的地方。
3.验证迁移:观察图中三峡水利枢纽,其位于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因为这里。
4.拓展延伸:请在图中用圆圈标注出两处满足水能发电基本要求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