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是同学们学习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家必修掌握的部分,优学化学网小学频道为大家整理了中考化学试卷带答案,帮助同学们完善学习初中知识,让我们一起复习,一起进步吧!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18小题每小题1分,912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请将符合题意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 A.樟脑球升华B.铁栅栏生锈C.活性炭除臭D.霓虹灯闪烁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洁净的空气B.清澈的泉水C.寒冷的干冰D.新鲜的牛奶 3.小明每天早上都要喝一杯豆浆,这为他补充的营养素是 ( ) A.蛋白质B.油脂C.维生素D.无机盐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涤纶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都可以闻到烧毛发的气味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 色固体 D.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6.右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31g B.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C.镁属于 非金属元素 D.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 7.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纸篓着火用水浇灭B.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C.夜晚液化气泄露开灯检查D.室内起火打开门窗通风 8.2023年11月,白酒塑化剂风波再次引发食品安全领域的地震。塑化剂的化学式为C24H38O4,对人体血液系统会造成损害。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塑化剂是一种氧化物 B.塑化剂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2 C.塑化剂由66个原子构成 D.塑化剂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3.8% 9.下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D.该示意图中共有3种分子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pH等于8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B.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D.金属与酸溶液 发生置换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大于原来酸溶液的质量 11.要除去以下四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不正确的是 ( ) 选项待提纯的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 ANaOH(Na2SO4) Ba(OH)2溶液 BKCl(CuCl2)KOH溶液 CCO2(HCl)NaOH溶液 DCu(CuO)稀盐酸 12.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 ) A. 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钠溶液 B.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硫酸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道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3.(3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氢原子 ; (2)氢氧根离子 (3)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14.(5分)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从铜、硝酸钾、氯化钠、熟石灰、金刚石中选择适当物质,并用相应的化学式填空。 (1)用于切割玻璃的是 ; (2)用于制导线的是 (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4)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5)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 15.(5分)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 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请举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 (2)下列是一些净水的方法,其中可使硬水变成软水的是: (填序号)。 ①过滤 ②蒸馏 ③沉淀 ④煮沸 (3)下列 物质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序号)。 ①面粉 ②蔗糖 ③植物油 ④冰块 (4)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理论上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与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5分)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 1)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 (3)t2℃时,将40g甲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 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将t3℃时等质量的甲、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是:甲 丙(填、或 =)。 (5)当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时,提纯甲物质所采用的方法是 。 得分评卷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4道小题,共20分) 17.(4分)化学无处不在,请按要求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或做法: (1)用微粒观点解释:洗过的湿衣服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干 。 (2)用嘴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 。 (3)氮气作食品包装袋中的保护气 。 (4)服用含 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18.(4分)环境与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 (1)现在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煤、 、天然气。 (2)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导致很 多环境问题。去年我国大范围内出现了雾霾天气,PM2.5是造成这种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下列行为能产生PM2.5的是 。 A.将校园的垃圾堆积起来,就地焚烧 B.为方便出行,提倡大量购买和使用私家车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节日里燃放鞭炮 (3)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CO2,这是引发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原因,自然界中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 。 (4)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因此 我们要注重 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有待开发的新能源有 (写一种即可)。 19.(6分)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据有关报道,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铁制品约占年产量的20%~40%,铁制品生锈的条件是 。 (2)写出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3)同学们通过实验来验证Cu、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室提供的药品有:Cu(NO3)2溶液、AgNO 3溶液、Fe(NO3)2溶液、稀盐酸、铜丝、铁丝、银丝。 Ⅰ、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①把铁丝插入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 ②把铜丝插入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 ③把银丝插入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 ④把铜丝插入装有AgNO3溶液的试管中。 观察到①中的实验现象是 ,④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你认为小华所做的实验 (填序号)是多余的。 Ⅱ、 后来,小贝只选用了上述药品中的三种,通过两步实验,也达到了实验目的。他选用的三种药品是 (写出一种药品组合即可)。 20.(6分)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相 互关系如下图所示,(指向生成物。)其中B是红色粉末, A、C常温下是气体,H和I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H不溶于稀硝酸。请回答下面问题: (1)物质I的化学式是 物质E的化学式是 。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物质F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4)物质C的用途有 (写一点即可)。 (5)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道小题,共20分) 21.(4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 径,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A图实验的结论是 ; (2)B图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3)C图中的实验操作会导致的后果是 ; (4)D图中出现的错误是 22.(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1)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A、E连接,制取的氧气不纯的原因是 (写一点即可)。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需要用到装置F,则装置F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a或b)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选项字母),选择该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5)若用F装置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则F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8分)小丽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将 稀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地看到有气泡产生,她认为氢氧化钠溶 液已经变质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 。 【提出问题】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小丽对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做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猜想二: 。 【实验设计】为验证上述猜想哪个正确,小丽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小红认为 小丽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 【实验与结论】小红另外设计并完成了实验,请你帮她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步骤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 猜想一 正确[ 步骤2: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道小题,共6分) 24 .(6分)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4.4g气体,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计算:反应前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2023年初中毕业生毕业升学考试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 1.此答案仅供参考,阅卷之前请做答案,答题中出现其他正确答案也可以得分。 2.计算题其他合理解法参照此标准评分。 3.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有错误、未配平、 或不正确、反应条件不正确, 只要出现一项,该化学方程式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18小题每小题1分,912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请将符合题意选 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题号202320232023112 答案BCADDBADBDCA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道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3、(1)2H (2)OH (3) 1 4、(1)C (2)Cu (3)Ca(OH) 2 (4)NaCl (5) KNO3 15、(1)洗菜水浇花(或洗衣服水拖地、冲厕所或使用节水龙头等合理答案) (2)②④ (3)② (4)1∶2 (5) 16、(1)减小 (2)乙甲=丙(或甲=丙乙等) (3)80 (4) (5)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4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7、(1)分子不断运动 (2)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4) 18、(1)石油 (2)ABCD (3)绿色的植物光合作用 (4)太阳能(风能等合理答案) 19、(1)铁与氧气和水(或水蒸气)同时接触 (2) (3)Ⅰ.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Ⅱ. ③ 铜丝、Ag NO3溶液、Fe(NO3)2溶液(或铁丝、银丝、Cu(N O3)2溶液) 20、(1)Fe(OH) 3 H2SO4 (2)复分解反应 (3)碱 (4)灭火(或作气体肥料或化工产品的原料等合理答案) (5)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1、(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2)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集气瓶底炸裂 (4)氢氧化钠和砝码位置放反了(表述合理即可) 22、(1) (2)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或集气瓶没有装满水等合理答案) (3)浓硫酸(或浓H2SO4) a (4)BD 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表述合理即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 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5) 23、 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 NaOH和 Na2CO3(猜想一、猜想二可以互换) 理由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水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表述合理即可)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步骤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 Ca Cl 2 溶液 (或Ca(NO3)2、BaCl2、Ba(NO3)2溶液) (1分) 有白色沉淀生成 (1分)猜想一正确 步骤2:将步骤1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表述合理即可) (1分) 无明显现象 (或溶液不变红) (1分) (其他合理方法也可,但猜想、所用试剂、实验现象和结论必须对应,答案中的化学式均可用物质名称代替。)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道小题,共6分) 24、 解:设生成CaCl2的质量为x,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为y,参与反应的HCl的质量为z。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1分 100 73 111 44 y z x 4.4g x=11.1g 1分 y=10 g 1分 z=7.3g 1分 所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1分 1分 答:反应前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总结:中考化学试卷带答案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大家巩固复习学过额知识,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优学化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