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优学化学网为大家提供的2023初一月考试卷,小编真诚地希望我们每一位教师能实实在在教课程,轻轻松松的学习;每一课都能陪伴同学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苹果腐烂 B.榨取果汁 C.面包发霉 D.菜刀生锈 2.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医用的生理盐水 B.矿泉水C.蒸馏水D.海水 3.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4.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细铁丝在空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5.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没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 ) A.全部 B.除④外 C.除⑥⑦外 D.①②③⑤ 6.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得更浑浊 B. 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7.下列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 A.碳+氧气 二氧化碳 B.氯化氢 + 氨气 氯化铵 C.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 D.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8.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常常用作保护气 C.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9.如皋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如下表: 项目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 可吸入颗粒物65Ⅱ良 二氧化硫6 二氧化氮20 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汽车排放尾气 B.露天焚烧垃圾 C.用太阳能烧开水 D.用煤作燃料 10.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 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 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 C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 D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 (非选择题 共40分) 11.(8分)(Ⅰ)现有①氧气 ②氮气③二氧化硫④稀有气体四种物质, 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 (1)动植物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 ,燃料燃烧也离不开它; (2) 虽然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有很广泛的用途,如制造电光源等 (3)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4) 约占空气体积的78%,是工业上生产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Ⅱ)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 (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3)用作量取一定量液体体积的主要仪器是 ; (4)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 。 12.(5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右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1)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还一定有 。 【发现问题】该气体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该气体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查阅资料】镁条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 【交流与反思】集气瓶中放少量细沙的目的是 ,产物氮化镁的状态应为 。 13.(10分)有A、B、C、D、E、F、G七种物质,白色固体A与黑色固体B混合加热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气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暗红色固体D在C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E。物质F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由此可以推断: ⑴A是 C是 ; E是 F是 (填物质名称)。 ⑵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D在C中燃烧: F在空气中燃烧: ; 白色固体A与黑色固体B混合加热: 14(5分)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 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 石蜡50∽20230∽550约600 铁20232023约2023 钠97.2023约2023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15.(1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根据图1回答:①写出a的名称 ②在连接c和d时,使d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 (2)采用图2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 (3)利用图3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 制取氧气时,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 __ _ 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因为 。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 。 (4)图3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4中选取 _______(选填序号)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⑸实验室通常采用图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___(正、倒)放在桌上。 如皋初中九年级阶段质量监测 化学卷参考答案 1.B 2.C 3.B 4.A 5.B 6.D 7.C 8.D 9.C 10.A 11.(1) ① ④ ③ ② (2) g d c h 12.(1)氧气被消耗,使瓶内压强变小 (2) 21 氮气 防止集气瓶炸裂 固态 13.(1)氯酸钾 氧气 五氧化二磷 硫粉 (2)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硫+氧气 二氧化硫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14.(1)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2) 气态 (3) 沸点 有 15. (1) 试管 用水润湿 (2)压破试管或导管伸入橡皮塞太长 (3)过氧化氢 水+氧气 刚开始排出的气体是空气 气泡连续且均匀放出 (4) B (5)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正 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