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三的时间非常紧张,既要完成新课程,又要全面系统的复习,同学们要注意物理学习时间的安排。优学化学网整理了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 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Fe-56 Cl-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氢气 C.食醋 D.牛奶 3.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受热变为液体 B.熨斗通电后变热 C.吃进的食物被消化 D.樟脑球在衣柜中消失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铝 B.硅 C.铁 D.氧 5.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电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下列气体均被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一组是 A.CO2、O2 、N2 B.SO2、CO、NO2 C.NO2、 N2、CO2 D.CO、O2、SO2 7.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 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8.二氧化钛(TiO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A.-4 B.-2 C.+4 D.+2 9.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元素名称为镁 B.质子数为12 C.元素符号为Mg D.核外电子数为24.31 10.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线可用于制电缆 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稀有气体可制成电光源 D.氧气可用于炼钢、气焊 11.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 B.氯化钠 C.金刚石 D.汞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3.下列化学名称与符号相符合的是 A.氧元素O2 B.氯离子C1- C.碳酸钠NaCO3 D.金AU 1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用镊子夹取块状石灰石固体 B.将鼻子凑到瓶口闻酸液的气味 C.将用剩的酸液倒回原瓶 D.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1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1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17.在SO3 + H2O == H2SO4 反应中,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总数 B.元素种类 C.各元素化合价 D.原子种类 18.潜艇中船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能通过化学反应2 Na2O2 + 2CO2 = 2X + O2吸收,则X的化学式为 A.NaOH B.Na2C C.Na2CO2 D.Na2CO3 19.乙酸(CH3COOH)是食醋的有效成分。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由4种元素组成 B.一个乙酸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 C.乙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g D.乙酸分子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4:3 20.关于3CO2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 ①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②表示三个碳原子和六个氧原子 ③表示三个二氧化碳分子 ④表示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分子构成 ⑤相对分子质量为132 ⑥碳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为3∶8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⑥ D.②⑥ 21.以下对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都含有氧分子 B、都是氧化物 C. 都含有氧元素 D、都含有2个氧原子 22.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 A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 mL分子间有间隔 B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D铜块在空气中不燃烧,纳米铜在空气中可以燃烧物质的种类决定反应能否进行 23.北京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476万辆,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 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的催化净化装置, 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过程 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催化净化装置能将有毒尾气全部吸收 B.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发生了变化 C.该过程不能说明CO具有可燃性 D.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24.根据化学方程式 2A+Na2CO3=2B十H2O+CO2,推断B与A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值是 A. 18 B. 22 C.44 D.62 25.从化学方程式4P+5O2 点燃 2P2O5总结出的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①反应条件是点燃 ②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④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26.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 2︰1 27.下表各组中,实验操作和目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防止试管炸裂 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防止读数误差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D.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加快氧气生成速度 2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 质XYZW 反应前的质量(g)202316 反应后的质量(g)17m611 A.物质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为2︰3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质量比为6︰1 29.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都转变为生成物)。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有机化工原料。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A.甲醇(CH4O) B.甲醛(CH2O)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30.原煤(含硫元素)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CO2 和SO2。若测得CO、CO2、和S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SO2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10% B.30% C.50% D.70% 二、填空题(共38分) 31.(5分)填写下列空白 化学符号2Na 化学含义3个氢分子+3价的铝元素2个镁离子碳酸钙 (6分)按要求填空 物质名称二氧化氮碳酸钠 化学式CaCl2KClO3 划线元素的化合价 32.(6分)图1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 2是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1方框中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钠离子符号为 。 (3)图2横线上的数字是 。 (4)下列说法中,图2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 ①核电荷数 ②相对原子质量 ③电子层数 ④最外层电子数 ⑤中子数 (5)中国神州七号飞船载人航天取得成功。偏二甲肼是火箭推进器的常用燃料。根据偏二甲肼的化学式C2H6N2,请写出2点意义__ 。(2分) 33.(13分)(1)下图所示的3个实验,A中水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B中试管2内得到的气体为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经过此净水器得到的水仍然不是纯水,若想得到纯水可采用的方法是 。 A.水的沸腾 B.水的电解 C.水的净化 (2)矿泉水、蒸馏水有多种作用,例如:镁与碘的化合反应十分缓慢,若滴加少量水,则反应立即剧烈进行,反应速度大大提高,此时水的作用是。 (3)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应该提倡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 (4)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可以用来代替Cl2进行自来水的消毒。制取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其中, 表示钠原子,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C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D物质的名称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生成物C和D的质量之比______________。 34.(3分)请你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完成下列各题。 (1)世博会已有千辆新能源汽车投入运行,其中部分公交车采用二甲醚(C2H6O)做燃料。二甲醚分子中C、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某化合物在纯氧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物质中 。 A. 只含有碳元素 B. 只有氢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一定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3)黑火药点燃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3+S+3C K2S+3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 。 35.(5分)下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 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 。 A. 原子 B.阳离子 C. 阴离子 (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三、实验题(22分) 36、(15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共同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的有关实验。 (1)甲同学将所学气体制取的知识整理如下,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 ①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可选用的制取装置为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化学反应类型__________。 ②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___,反应结束后,欲将二氧化锰回收再利用应进行的主要操作是过滤,所需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及所给信息回答问题: 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选用__________装置收集氨气。(填写字母) (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①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___(填字母)的量筒。 A.5mL B.10mL C.100mL ②往试管里装固体粉末,通常使用_________(填字母)。 A.镊子 B.玻璃棒 C.药匙(或纸槽) ③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填代号)。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氧气验满 检查装置气密性 37.(7分)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某甲同学用A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步骤如下: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硫酸铜溶液与铁钉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 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最后天平的指针(填序号) (a.偏左 b.偏右 c.不偏转 d.无法预测)。 (2)乙同学用B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 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 ①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 。 ②若将本实验中的烧杯替换成带有气球的锥形瓶,如右图所示,其 他操作不变,最后天平仍不平衡。可见,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设计实验,在装置设计方面应做到 。 (3)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 。 ①元素种类 ②原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种类 ⑤分子数目 ⑥物质的总质量 (4)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确定反应物或产物的化学式。在载人宇宙飞船中,一般都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它的作用是吸收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同时放出氧气,供宇航员呼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思与评价】比较两个小组的实验设计,你得到的启发是 四、计算题(共10分) 38.(4分)硫酸亚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化学式为FeSO4。根据化学式计算: (1)硫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亚铁中铁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 (3)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某贫血患者需补充5.6 g铁,至少需要服用硫酸亚铁 克。 39.(4分)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的方法制备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2NaOH+Cl2+H2。若制得16.0g氢氧化钠,可同时得到氯气的质量是多少? XX牌酱油 500mL 每100 mL酱油中含铁营养添加剂200mg 铁营养添加剂中铁元素质量分数 为12.5% 40.(3分)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血红蛋白中的铁是人体内氧的输送者,缺铁易患贫血。 (1)下图是XX牌铁强化酱油标签中的一部分。根据实验测得,其中铁元素质量分数为12.5%。酱油中铁只有10%能被人体吸收,以某人一天使用16m L该酱油计算,他一天从酱油中吸收的铁元素是多少毫克? (2)他这一天从酱油中吸收的铁元素相当于 服用补铁剂FeSO4 多少毫克?(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