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三的时间非常紧张,既要完成新课程,又要全面系统的复习,同学们要注意物理学习时间的安排。优学化学网整理了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题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人教版初中化学期中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Si:28 Cl:35.5 Na:23 Mg:24 Al:27 Cu:64 Fe:56 一. 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它的编号填入下表对应的空格中。)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汽油挥发 B. 玻璃破碎 C. 空气液化 D. 钢铁生锈 2. 下列物质中所含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 A. HClO4 B. HCl C. C12 D. HClO 3. 新制的蒸馏水不宜用于养金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含有较少的( ) A. 氧元素 B. 氧原子 C. 氧分子 D. 氢元素 4.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具有可燃性 B. 氧气能提供动植物呼吸 C. 氧气能支持燃烧 D. 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 5. 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毒,造成中毒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 6. 空气的净化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各组中成分均属于空气污染物的一组是( ) A. SO2 CO NO2 B. CO2 HCl N2 C. CH4 CO2 H2 C. SO2 N2 O2 7. 汽车尾气中主要含有NO、CO等气体,为减轻污染,北京市对所有汽车均强制给汽车安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反应为:2CO+2NO N2+2CO2,其中被氧化的物质为( ) A. NO B. CO C. N2 D. CO2 8.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黑色固体生成 B.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物质生成 D.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淡蓝色火焰产生,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9. 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能承受高温,可用于制造业、航天工业等。氮化硅属于( ) A. 金属单质 B. 非金属单质 C. 化合物 D. 混合物 10. 月球土壤含有大量氦3原子,它可能成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11. 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化学式C10H14N2)、焦油和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学校应当成为无烟场所 B. 尼古丁由碳、氢和氮三种元素组成 C. C10H14N2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4:2 D. CO易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 12. 根据下表中列出的几种常见的气体和空气的性质,可知其中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项目空气A(甲烷)B(二氧化硫)(氨气)(氯化氢) 0℃、101kPa时的密度 (g/L)1.290.722.860.771.63 20℃、101kPa时1体积 水中溶解气体的体积/0.20232023500 13.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倾倒液体 D. 加热液体 14. 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品损坏,最适宜的灭火器具是( ) A. 高压水枪 B.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C. 干粉灭火器 D. 泡沫灭火器 15. 安全意识,是人类生存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下列实验操作比较安全的是( ) A. 用鼻子直接嗅未知气体的气味 B. 用嘴品尝未知物质的味道 C.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灯火试验 D. 先加热盛有氧化铜的试管,后通入氢气 16. 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已于2023年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酒后驾车已成为一种违法行为。交警通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是否超标,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应为( ) A. Cr2O3 B. CrSO3 C. Cr2(SO4)3 D. CrS 17. 在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为( ) A. 2∶1 B. 1∶2 C. 11∶4 D. 11∶7 二. 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它的编号填入下列的括号中。若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均不给分;若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不给分。本题共5小题,10分。) 18. 近日,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实验表明,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其对人体的影响甚微。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谷氨酸钠受热不分解 B. 谷氨酸钠在加热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C. 大量食用味精有利于身体健康 D. 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19. 将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上出现细小的水珠;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推断蜡烛的组成为( ) A. 一定含有水和二氧化碳 B.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肯定没有氧元素 20.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 A. 用燃着的木条点燃 B. 通过灼热的木炭 C. 通过肥皂水 D.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1. 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中,碳与氧的元素质量比为3∶5,则该气体组成可能是( ) A. 由CO或CO2单独组成的纯净物 B. 由CO和CO2共同组成 C. 由CO和O2共同组成 D. 由CO2或O2共同组成 22.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下表中所选用的药品及制取的气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选用的药品制取的气体 固体M液体N A大理石稀硫酸二氧化碳 B锌粒浓硫酸氢气 C大理石稀盐酸二氧化碳 D碳酸钠稀硫酸二氧化碳 三. 填空题:(28分) 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接触到化学,学习化学能加深我们对自身和自然的认识。 23. (5分)用名称或化学式填写: 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_; ② 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 ③ 煤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 ④ 石灰浆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 ⑤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___________。 24.(4分)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① 2个铁离子___________; ② 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 ③ 氯化钠中钠显+1价___________; ④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_。 25. 下列物质:⑴ 氖气 ⑵ 液氧 ⑶ 空气 ⑷ 铁水 ⑸ 水煤气 ⑹ 水银 ⑺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后所得剩余固体 ⑻ 稀盐酸 ⑼ 水。用序号按要求填写: 属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 属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 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 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____ 26. 根据下列要求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 石灰石高温锻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敞口久置于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形成一层白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白磷在空气中发生自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你想喝自制的汽水吗?小雨同学为你提供了七喜汽水成分表(见下图)。 (1)根据七喜汽水的成分表,分析自制汽水所需的原料是: 白砂糖、果汁、食用香料、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体逸出。请你对该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完成下表: 猜想与假设验证方法及操作观察到的现象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四. 推断题:(8分) 28. 如上图所示,已知:A、E是两种金属单质,其中A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试写出上述各步反应的方程式,并写出其基本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 实验题:(15分) 29. 化学实验室中取用固体药品时,粉末状的用___________,块状的用_____________,取用一定体积液体药品用___________,研碎固体用______________。 30.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A、C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试管中所放药品的化学式是_________,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C中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立即收集,待集气瓶中充满气体后,将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如果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以用B装置制取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请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该气体时锥形瓶中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用D装置收集该气体时,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或b)管通入。 六. 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5分) 31. 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g放在大试管中加热,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6.16g,然后继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为止,第二次收集到的氧气为5.76g,求:(1)共收集到 多少克?(2)原混合物中有多少克 ?(3)第一次加热后,有多少克 分解了?(4)第一次加热后剩余的26.16g固体中含有几种物质?各多少克?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D 2. A 3. C 4. A 5. C 6. A 7. B 8. C 9. C 10. D 11. C 12. A 13. A 14. B 15. C 16. C 17. C 二. 多选题 18. C 19. C 20. D 21. BC 22. C 三. 填空题 23. ① N2 ② Al ③ CO ④ ⑤ CO2 24. ① 2Fe2+ ② 3OH- ③ NaCl ④ H2O 25. 属混合物的是⑶⑸⑺⑻;属化合物的是⑼;氧化物的是⑼; 金属单质⑷⑹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⑴⑷⑹ 26. ① CaCO3=====(高温)CaO+CO2 ② CO2+ ====CaCO3+H2O ③ 4P+5O2======(点燃)2P2O5 27.(1)柠檬酸、柠檬酸钠 (2)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把汽水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汽水中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四. 推断题: 28. ① Mg+H2SO4(稀)==Mg SO4+H2(置换) ② H2+CuO====(△)Cu+H2O(置换) ③H2O====(通电)H2 +O2(分解) ④2Mg+O2===(点燃) 2MgO(化合) 五. 实验题: 29. 药匙、镊子、胶头滴管、研钵 30.(1)① 酒精灯;② 铁架台。 (2)高锰酸钾,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3)氢气、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大理石,稀盐酸,a。 六. 计算题 31.(1)9.6g (2)5.5g (3)9.8g (4)二氧化锰5.5g;氯化钾5.96g;氯酸钾14.7g 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