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读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甲地的经纬度是( ) A.I20°E,50°N B.120°W,50°N C.120°E,50°S D.120°W,50°S 2.当甲地当地时间为8:00时,乙地当地时间为( ) A.5:00 B.6:00 C.10:00 D.11:00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洲的囯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其人文独具特色。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下 1.该国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 ) A.欧洲部分 B.亚洲部分 C.北冰洋沿岸 D.太平洋沿岸 2.对该国居民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单一民族,通用英语 B.多民族,通用俄语 C.多为黄种人,信奉基督教 D.多为白种人,信奉佛教 3.该国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火炕,窗户较小,是为了( ) A.防风沙 B.防潮湿 C.防寒保暖 D.通风散热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读我国某地气温 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回答 下
 1.对该地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2.该气候区夏季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是( ) A.沙尘暴 B.寒潮 C.旱涝 D.霜冻 3.下列天然植被位于该气候区的是( )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荒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亚马 孙河流域气候湿热,森林茂密,拥有世界上面轵最大的热带雨林,产生的氧气占地球总氧量的
 ,被称为“地球之肺”;该地区人烟稀少。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下 1.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主要是指( ) A.保持水土 B.释放氧气 C.物种丰富 D.涵养水源 2.亚马孙河流域人烟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湿热,不利于人类生存 B.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C.旱涝频繁,农业落后 D.资源不足,工业欠发达 3.合理开发和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措施得当的是( ) A.毁林开荒,发展农业 B.采育结合,多种经营 C.封山育林,禁止开发 D.招商引资,大力采伐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难 印度尼西亚人口众多,地形崎呕,多火山地震。2018年9月28日,苏拉威西省发生7.4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如图为印度尼西亚附近板块分布图。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 下
 1.该国多火由地震是因为( ) A.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B.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C.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D.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2.火山喷发可能会引发巨大灾害,但印度尼西亚有一个怪现象,有人宁愿搬到火山口附近去居住,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适宜,适合居住 B.耕地缺乏,火山灰土壤肥沃 C.火山壮观,利于冒险 D.风景优美,便于观看 3.该地震发生时,正在海边小木屋度假休闲的某游客自我保护措施得当的是( ) A.迅速躲到大树下 B.紧团大门,等待救援 C.驾驶豪华游艇生 D.撤离到空旷的高地,蹲下来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适宜喜温凉的青稞、豌豆等作物生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下 1.最能体现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 A.冷湿 B.高寒 C.干旱 D.湿热 2.该地区的青稞、豌豆等作物主要分布在( ) A.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B.三江源地区 C.柴达木盆地 D.藏北高原 3.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等作物穗大粒饱,单产较高,下列原因与此无关的是( ) A.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 B.昼夜温差大,积累养分多 C.气温低,病虫害少 D.光热不足,生长速度慢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 下表是世界人口增长与需要的时间统计表,读后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人口/亿 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年 10——20 100 20——30 30 30——40 15 40——50 12 50——60 12
(1)从上面表格数据分析看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 (2)目前,世界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的增长,带来的问题有 、 、 、 。 (3)由于世界人口数量不断的增长,人类不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导致了环境的不断恶化,如出现了世 界气候逐渐变暖现象。请你试着分析: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什么?气候变暖会导致什么后果?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遥感考古具有传 统田野考古无法比拟的优势。研究人员应用遥感考古,神奇的将新疆境內“消失已久“的长城遗址复原了出来。 读“新疆长城遗址分布图”,回答 下
 1.新疆古长城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沿南北两线保护丝绸之路。形成这种分布点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 B.地形 C.土壤 D.气侯 2.关于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B.河流湖泊多,水资源丰富 C.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D.土地资源、水能资源丰富 3.传统的田野考古很难复原新疆古长城遗址,可能的原因有( ) ①古长城就地取材,由黄沙建成②古长城历经千年,久经风沙侵袭③新疆地广人稀,地貌复杂④新疆植被茂密,难以发现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法国地形、河流、资源分布图,图2为法国气候分布图。
 材料二:法国环境优美,风光风情、美食时装、文化艺术、历史古迹,无不吸引着天下的游人,尤其喜欢夏季到地中海沿岸享受阳光沙滩。 材料三:法国铀(核电的主要原料)、铁、铝土资源丰富,煤和石油严重不足;工农业发达,核电占总发电量的70%以上。 1.读图1,描述法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2.结合材料一,从水位和结冰期两方面归纳塞纳河的水文特征,并简要分析原因。 3.结合两地气侯差异,分析欧洲西部的人们夏季喜欢到地中海沿岸享受阳光沙滩的原因。 4.结合材料三,简析法国大力发展核电的原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萨赫勒地区人口、粮食、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萨赫勒(阿拉伯语意为“边緣”)是非洲沙漠和草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气候干旱,年降水量由700mm减至200mm左右,每逢干季,风力强劲造成强风沙天气。该区域生产力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下,劳动力需求量大;以传统农牧业为主,超载放牧严重。 材料二:如图为萨赫勒地区人口、粮食、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关联图
 1.该地区位于 (低、中、高)纬度,是热带沙漠气候向 气候的过渡带。 2.结合材料,简述该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 3.如何使当地的人地关系进入良性循环,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难 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九个地市组成。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通车后,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从3个小时短至约45分钟。港珠澳大桥的路线经过了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主航道,临近香港囯际机场。如图1为粤港澳大湾区及港珠澳大桥分布图。
 材料二:图2为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图(单位;亿元人民币)。
 1.港珠澳大桥建成后,最有利于促进 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善。大桥的建设采用桥梁、隧道、人工岛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兔大桥对 和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2.说出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和建造需要克服的自然困难。 3.根据材料二,比较大湾区东部与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4.分析大桥的建成对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较难 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我国大豆集中分布区图。
 材料二: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但长期以来,大豆高度依赖进口。其原因是:美国、巴西等国家采用规模化、机械化作业,生产成本低。中国大豆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人口成本较高;国外种植的基本是转基因大豆,抗虫抗涝,比国产大豆单产高;国产大豆比进口大豆出油率低;我国玉米产量和种植效益均优于大豆,导致大豆种植面积大幅萎缩。 1.读图,说出我国大豆的集中分布区。 2.读图,比较甲地区和乙地区大豆生产的自然条件的优势和劣势。 3.结合材料二,提出解决我国大豆严重依赖进口的措施。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较难 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间题。 材料一:清水塘工业区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以有色冶炼、化工、建材、火力发电等重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基地,区域内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市工业污染排放的89.5%,镉、铅、砷、汞等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严重威胁周边区域的环境品质。如图为清水塘工业区位置图。
 材料二: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株洲市转型升级发展的背景下,清水塘工业区作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区、全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区,其搬迁改造工作形势紧迫。株洲市政府直面现实,提出将其建成生态工业新城的目标,且正在逐步实现。 1.结合材料一,例举清水塘工业区污染严重的工业部门。。 2.读图,推测清水塘工业区污染物的排放会影响周边哪些区域。。 3.结合材料二,请你提出清水塘工业区建设生态工业新城的措施。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