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小编准备了化学高一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氯元素 1.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NaCl的形式存在。 2.原子结构 性质:最外层有7e-,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Cl-,性质很活泼,表现为典型的非金属性。强氧化性 自然界中有没有游离态的氯,氯元素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二、氯气(Cl2) (一)物理性质: 1.颜色:黄绿色。 2. 闻气味:刺激性气味,(有毒,请注意闻气体气味的方法)。 3.密度比空气大。 (二)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与钠反应:2Na + Cl2 == 2NaCl 现象:钠在氯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白烟 与铁反应:2Fe + 3 Cl2 == 2FeCl3 Fe作还原剂 Cl2作氧化剂 现象:红热的铜丝在Cl2中剧烈燃烧,产生棕黄色烟(但不会产生火焰),溶于水为蓝色溶液。 与铜反应:Cu + Cl2 == CuCl2 现象:红热的铁丝在Cl2中剧烈燃烧,产生红棕色烟(而不产生火焰),溶于水为黄色溶液。 结论: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①在加热或点燃的条件下,与绝大多数金属直接化合, ②把变价金属从0价氧化为最高价。 如:CuCl2、FeCl3 注意:例如:干燥的氯气在常温下不与铁反应所以可用钢瓶储存氯气 2、氯气与非金属反应 (1)氯气与氢气的反应:H2 + Cl2 === 2HCl a现象: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呈白雾状 白雾生成的HCl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的盐酸(氢氯酸)小液滴。 b现象:H2、Cl2混合光照: 发生爆炸,产生白雾。 (2)与磷反应:氧气不足:2P + 3 Cl2 ==2PCl3(白雾) 液态 氧气充足:2P + 5 Cl2 ==2PCl5(白烟) 固态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点燃和燃烧有何区别: ①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 ②燃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在化学方程式等号的上方或下方书写的是反应条件,因此只能写点燃而不能写燃烧。 白烟和白雾的区别: 烟:固体小颗粒的扩散(如:燃烧生成固体时很多可看到产生烟的现象,焚烧垃圾等产生的烟,浓盐酸与浓氨水接触,氯气与大量的氨气反应等) 雾:液体小液滴的扩散(PCl3的生成,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等瓶口出现的白雾,及冬天早上下的雾) 烟雾:固体小颗粒和液体小液滴的混合物(如:白磷或红磷在氯气中燃烧) 3、氯气与水反应:Cl2+H2O ===HCl + HClO(次氯酸) 次氯酸的性质: 1、弱酸性:酸性:HClO H2CO3 2、不稳定性: 2HClO=2HCl+O2 3、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4、漂白作用:能漂白一些有色物质,可用做漂白剂。 氯水(新制)的成分是什么? 氯水是含Cl2、HCl、HClO三种溶质的混合溶液,其中含有三种分子(H2O、Cl2、HClO)和四种离子(H+、Cl-、ClO-、OH-) 久置氯水相当于稀盐酸:实验室中使用的氯水只能现配现用,并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久置氯水成分:分子:H2O 离子:H+,Cl-, OH- 有色纸条或布条、有色花瓣褪色 结论与解释:氯水有漂白性,氯水中的HClO有强氧化性 有色纸条或布条不褪色、有色花瓣褪色 结论与解释: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花瓣中的水与Cl2反应生成了HClO 4、氯气与碱的反应 2NaOH+Cl2==NaCl+NaClO+H2O 工业上和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氯气尾气 2Ca(OH)2+2 Cl2==CaCl2+Ca(ClO)2+2 H2O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Ca(ClO)2,CaCl2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Ca(ClO)2 漂白原理: Ca(ClO)2+CO2+H2O=CaCO3+2HClO Ca(ClO)2+2HCl=CaCl2+2HClO 漂白粉、漂粉精、漂白液等必须密封保存,并要避光防潮。为什么? 5、与盐溶液的反应 与FeCl2 、NaBr、KI等盐溶液反应(表现氯气的强氧化性) 2+3+-----2Fe + Cl2 === 2Fe + 2Cl Cl2 + 2Br === 2Cl + Br2 Cl2 + 2 I === 2Cl + I2 6、氯气的实验室制备 7、跟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 三、氯离子的检验 方法: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含Cl-. -+原理:Cl + Ag2-+酸化原因:CO3 + 2Ag = Ag2CO3 ++ Ag2CO3+2H= CO2 + 2Ag +H2O 成盐元素卤素 第ⅦA族元素:F、Cl、Br、I、At 1、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2、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单质 F2 Cl2 Br2 I2(从左到右) F2、Br2 、I2 的化学性质与Cl2相似。都有氧化性。 1.原子半径 逐渐增大 2.离子半径 逐渐增大 3.单质的氧化性 逐渐减弱 F2 Br2 I2 4.和H2化合的能力 逐渐减弱 5、HX的还原性 逐渐增强 6、HX的稳定性 逐渐减弱 7、HX水溶液的酸性 逐渐增强 8、单质和水反应的能力 逐渐减弱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化学高一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