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是重要的一年,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优学化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4年化学高一必修同步训练题,希望大家喜欢。 11.(2023桐城十中高一期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钠的化学式是________,俗称________,其水溶液显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2)碳酸氢钠可治疗胃酸(0.2%~0.4%的盐酸)过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生成CO2的量,前者________后者(填、或=)。 (3)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碳酸氢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考查碳酸氢钠的性质。 【答案】 (1)NaHCO3 小苏打 碱 (2)HCO-3+H+===H2O+CO2 = (3)2NaHCO3=====△Na2CO3+CO2+H2O 12.(2023惠阳高一月考)用脱脂棉花包住约0.2 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Na2O2和H2O反应的结论是________。 a.反应放热 b.棉花在空气中可以自燃 c.有O2生成 d.Na2O2在空气中可以自燃 (2)写出Na2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①用以验证结论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以验证结论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c (2)2Na2O2+2H2O===4NaOH+O2 (3)将长颈漏斗中的水加入到Na2O2中,在导管P处放一根带火星火柴 (4)若带火星的火柴复燃,且导管中的红墨水向导管口Q处移动,则说明结论正确 13.(2023经典习题选萃)套管实验是将一支较小的玻璃仪器装入另一玻璃仪器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两只或更多普通玻璃仪器进行的实验。因其具有许多优点,近年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化学实验中。请观察下列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点燃酒精灯开始,试管及烧杯A、B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个实验结束时,在操作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结合化学方程式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气体受热膨胀,所以一开始加热,A、B烧杯中均有气泡逸出,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小试管内有水珠,说明NaHCO3分解,同时烧杯B溶液变浑浊,而烧杯A中无明显变化。 (2)当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取出,防止倒吸。 (3)从图示可以看出NaHCO3受热分解了,而Na2CO3受热没有分解,说明Na2CO3比NaHCO3稳定。 【答案】 (1)开始两烧杯中均有气泡冒出,加热一段时间后,大试管中无明显变化,小试管内壁上有水珠出现;烧杯A中无明显变化,烧杯B中出现白色浑浊 (2)先把导气管从烧杯中取出,再移去酒精灯 (3)NaHCO3的热稳定性不如Na2CO3, 2NaHCO3=====△Na2CO3+CO2+H2O 14.(2023试题调研)将Na2CO3和NaHCO3混合物19 g,充分加热后,收集到的CO2有1.12 L(标准状况),冷却后将剩余固体溶于300 mL水中,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求: (1)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2)所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 2NaHCO3=====△Na2CO3+H2O+CO2 284 g 106 g 22.4 L x y 1.12 L x=8.4 g y=5.3 g (1)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19 g-8.4 g=10.6 g (2)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 19 g-8.4 g+5.3 g106 gmol-10.3 L=0.15 mol0. 3 L=0.5 mol/L。 【答案】 (1)10.6 g (2)0.5 mol/L 在高中复习阶段,大家一定要多练习题,掌握考题的规律,掌握常考的知识,这样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分数。优学化学网为大家整理了14年化学高一必修同步训练题,供大家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