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CON S CaCu64 第I卷(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表中相应的空格内。) 1.2023年5月7日南京某建设公司丢失用于材料探伤的放射源Ir192(铱192)一枚,经相关部门的努力追查,丢失的放射源于5月10日被回收,Ir192的放射性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伤害。已知Ir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6周期第Ⅷ族,原子序数为77,192为该核素的质量数,下列关于Ir19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Ir192核外含有115个电子 B.Ir为非金属元素 C.Ir192中子数与质子数的差为38 D.Ir元素与碘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2.下列图示关系不正确的是() A B C D 3.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 -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离子的还原性:Y2-Z- B.质子数:cb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 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②检验亚硫酸钠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是否变质可以先加硝酸溶液,再加氯化钡溶液来检验 ③锌与稀硝酸反应可以得到氢气 ④浓硫酸滴到纸张上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⑤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能形成酸雨,酸雨的pH等于5.6 A.①③ B. ①② C.① D.①②④⑤ 5.下列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20℃0.1molL-1的盐酸溶液20 mL与0.5 g块状碳酸钙反应 B.10℃ 0.1molL-1的盐酸溶液20 mL与1 g块状碳酸钙反应 C.10℃ 0.2molL-1的盐酸溶液10mL与0.5g粉状碳酸钙反应 D.20℃ 0.2molL-1的盐酸溶液10mL与0.5g粉状碳酸钙反应 6.右图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关于元素R、W、X、Y、Z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WY B.Z的单质常温下是液体,所在的周期中含有32种元素 C.Z的原子序数比R大17 D.氢化物的沸点:X 7.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 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下图为N2(g) 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N2(g)和1 mol 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 kJ B.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 C.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 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操 作 现 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B Al箔插入稀HNO3中 无现象 Al箔表面被稀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C 向某溶液中滴加浓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变蓝 该溶液中存在NH4+ D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SO2 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9. 有人建议将氢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ⅦA族。下列事实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氢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②氢分子的结构式为HH ③与碱金属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M+[∶H]- ④分子中原子间的化学键都属于非极性键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某无色的混合气体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 mL该气体经过如 图实验的处理, 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此气体的组成为( ) A.NH3、NO2、N2 B.NH3、NO、CO2 C.NH3、NO2、CO2 D.NO、CO2、N2 11. 已知反应3A(g)+B(g) C(s)+4D(g) 0, 右图中a、b表示一定条件下,D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 情况。若要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增大B的浓度 ②升高反应温度 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加压) ④加入催化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 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增加一倍,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A的转化率减小 D.B的质量分数减小 13. 反应A(g)+B(g) 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 A.1molA与1molB充分反应后,能量变化为E B.加入催化剂后,反应加快,E减小 C.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D.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 14.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由C(金刚石)C(石墨)H= -1.9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由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可知,H2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 D.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 53.7KJ/mol ,若将含0.5 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15.两种大气污染物 和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NO2 + SO2 NO + SO3,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和 ,反应后容器内硫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A. B. C. D. 16. 工业上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可用如下反应: CH4(g)+2NO2(g) N2(g)+CO2(g)+2H2O(g) H=a kJ/mol 在温度T1和T2时,分别将0.50 mol CH4和1.2 mol NO2充入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 温度 时间/min n/mol 0 10 20 40 50 T1 n(CH4) 0.50 0.35 0.25 0.10 0.10 T2 n(CH4) 0.50 0.30 0.18 0.1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0 min内,T1时CH4的化学反应速率比T2时小 B.温度:T1 C.H:a 0 D.平衡常数:K(T1) 第Ⅱ卷(共52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含3小题,共32分) 17.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 (1)在25 ℃、101 kPa时,8 g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445.15 kJ, 则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已知:C(s) + O2(g) CO2(g) H=-437.3 kJmol-1 H2(g) + 1/2 O2(g) H2O(g) H=-285.8 kJmol-1 CO(g) + 1/2 O2(g) CO2(g) H=-283.0 kJmol-1 则煤的气化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s) + H2O(g) CO(g) + H2(g) H= kJmol-1。如果该反应S=+133.7 JK-1mol-1 该反应在常温(25 ℃)下能否自发进行?(△G=△H-T△S) (填能或不能,并写出判断依据). (3)由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叫键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的破坏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拆开化学键需要消耗能量,形成化学键又会释放能量。 化学键 H-H N-H NN 键能/kJmol-1 436 391 945 已知反应N2+3H2 2NH3 △H=a kJmol-1。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估算a的 数值为 。 18.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引起了各 国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 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已知:K(300℃)K(350℃),则该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下列情况不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平均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C.单位时间内生成3mol HH键,同时生成2 mol C=O键 D.混合气体中 c (H2) : c (CH3OH) = 3:1 (3)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 H2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为 molL-1min-1 (4)下列措施中能使(3)题中n(CH3OH)/n(CO2)增大的有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充入He(g),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E.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 (5)若在另一个 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保持压强不变,并使初始体积与(3)题中容器体积相等,且在相同的温度下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该容器中的CO2的体积百分数 ________ (3)题中的CO2的体积百分数。(填或或=) 19.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而原子半径按A、C、B、E、D 顺序依次增大。A、D同主族;B、D、E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E的单 质可做半导体材料;C与E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与A、C、D形成的化合物Y发生反应; B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 发生反应生成化合物M。1molM中含 有42mol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 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化合物M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2)比较B、C、E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写出C与A形成的18e-化合物的电子式 , 该化合物类型为 (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3)写出C与E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题中生成M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题 (本题共 12分) 20.如图所示是在实验室进行氨气快速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l)写出装置A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 (2)装置B中盛放试剂是 (3)点燃C处酒精灯,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从分液漏斗放出浓氨水至浸没烧瓶中 固体后关闭分液漏斗,稍后片刻,装置C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 装置E中溶液里出现大量气泡,同时产生 (填写反应现象);从E中逸出液面的气体可以直 接排入空气,请写出在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已知Cu2O是一种红色固体物质, 在高温条件下可由CuO分解得到:4CuO=2Cu2O+O2,生成的Cu2O 也能被NH3还原。当C中固体全部变红色后,关闭弹簧夹1,慢慢移开酒精灯,待冷却后,称量C中固体质量。若反应前固体质量为16g,反应后称重固体质量减少2.4g。通过计算确定该固体产物的成分是 (用化学式表示) (5)在关闭弹簧夹1后,打开弹簧夹2,残余气体进入F中,很快发现装置F中产生白烟, 同时发现G中溶液迅速倒吸流入F中。写出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 (本题共8 分) 21.1.92gCu片与一定量的浓HNO3作用,当收集到NO2和NO气体共1.12L时(标准状况), 金属铜恰好全部作用。则: (1)反应中消耗HNO3 mol,转移电子 mol (2)用排水法收集生成的气体,最后气体的体积为 L (标准状况) (3)向收集到的气体中通入 mL O2(标准状况)才能使水刚好充满整个集气容器。 高中2023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题分析,愿考生学业有成。更多关于高中知识点请关注优学化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