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优学化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考化学实验的文字表达,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浓硫酸的稀释: 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浓硫酸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 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中部,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 3用试纸检验气体: (以NH3为例)用玻璃棒贴取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或试管口,看试纸是否变蓝。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大试管单孔塞为例): ①微热法:将导管插入水槽中,手握大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时导管口回流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液差法: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中注水,使长颈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过一段时间,液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若为分液漏斗,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打开活塞,若分液漏斗中液体滴下的速率逐渐减慢至不再滴下,说明气密性良好。) 5闻气体的气味: 用手在集气瓶口上方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 6焰色反应: (以K元素为例)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是否为紫色。(注:洗涤铂丝用盐酸溶液)。 7洗涤沉淀: 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滤出,重复2~3次即可。 8判断沉淀剂是否足量的操作: 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如粗盐提纯实验中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在上层清液中再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 9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洗液,滴加相应试剂…… 10萃取分液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11量气操作注意: 待温度恢复至室温时,调节量筒(或量气管)使左右液面相平。 12酸碱中和滴定终点判断: 如强酸滴定强碱,用酚酞用指示剂,当最后一滴酸滴到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即为终点。(拓展:氧化还原滴定如用KMnO4滴定草酸: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13有机实验中长导管的作用: 冷凝回流,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 14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往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当溶液变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 15渗析操作: 将胶体装到半透膜袋中,用线将半透膜扎好后系在玻璃棒上,浸在烧杯的蒸馏水中,并及时更换蒸馏水。 16容量瓶检漏操作: 往容量瓶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有无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度后塞紧,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 17气体验满和检验操作: ①氧气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收集的氧气已满。②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用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 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气体已纯。(可燃性气体在加热或点燃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纯度。) ③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气体已满。④氨气验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满。⑤氯气验满: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满。 18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 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9皂化反应完成的标志: 静置不分层。 20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 加少量KClO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 21量取液体读数: 视线应与刻度和液面凹液面最低点水平相切。 22银氨溶液的配制: 在硝酸银溶液中边摇动试管边逐滴滴加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23固体加热至恒重的标志: 连续两次称量质量差不超过0.1g。 24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完全水解——加入碘水,不显蓝色。 尚未水解——取水解液先加NaOH溶液于试管,再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若无砖红色沉淀产生,证明淀粉没有水解。 部分水解——用两个试管取两份水解液,一份加入碘水显蓝色,另一份加碱中和硫酸 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 产生砖红色沉淀 (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现象)。 25检验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操作: 取样与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HNO3酸化,再加AgNO3溶液,据沉淀颜色进行判断。 26物质检验操作: 取样→加试剂→表现象→说结论。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考化学实验的文字表达,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