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64 K-39 N-14 O-16 H- 1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 ( )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建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2.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131I,它能引发甲状腺癌; 但127I却是人体必需的。127I可阻隔甲状腺吸收放射性131I。碘盐含127I为 30 mgkg-1,成人一次摄入碘盐约3 kg才有预防效果。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31I与127I互为同位素 B.相同物质的量的131 I与127I的质量相同 C.131I与127I 是两种不同核素 D.日用碘盐对预防碘辐射起不到有效作用 3.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 C.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D.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4.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由此可以判断 A.R可能是第二周期元素 ( ) B.R一定是ⅥA族元素 C.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 周期其它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 D.R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 5.下图各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X为35的是( ) 14 26 28 X 18 A B C D 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粒子半径:S2-S ②氢化物稳定性:HFPH3; ③离子还原性:S2-Br-I- ④单质氧化性:Cl2 ⑤酸性:H2SO4HClO4 ⑥碱 性强弱:KOHMg(OH)2 A.① B.③⑥ C.②④⑥ D.①③④ 7、将25.6g Cu和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随着Cu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Cu反应完毕时,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1.3mol,产生的气体标况下的体积为( ) A.11.2L B.22.4L C.33.6L D.无法确定 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8个纵行 C.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D.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在第三周期第ⅡA族 9.下列关于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反应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2Cu+O2 2CuO, CuO+2HNO3=Cu(NO3)2+H2O; ②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③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A.三方案中所涉及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三方案中硝酸的利用率②③ C.制取相同量的硝酸铜②产生的有害气体比③多 D.三种方案中①方案最优 10.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①澄清石灰水 ②H2S溶液 ③KMnO4酸性溶液 ④氯水 ⑤品红溶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除①以外 D.全部 11.下列有关硫酸与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稀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主要放出氢气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可以用铁罐贮运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 12.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或通入下列某物质后,铜粉 的质量保持不变,则该物质是( ) A.Fe2 (SO4)3 B. O2 C.Cu (NO3)2 D.FeCl2 13.关于工业制硫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烧硫生成SO3 B.SO3与水反应生成H2SO4 C.SO2氧化成SO3需要使用催化剂 D.主要设备是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 14.已知一定条件下硫酸铵分解反应为4(NH4)2SO4 =N2↑+6NH3↑+3SO2↑+SO3↑+7H2O, 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得到的沉淀是BaSO4 B.得到的沉淀是BaSO4和BaSO3 C.一定无BaSO3生成 D.无沉淀生成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NH3的催化氧化是工业上制硝酸的重要反应 ②浓H2SO4有氧化性,稀H2SO4无氧化性 ③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所以它可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④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铵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④ D.都正确 16.下列物质不能用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的是( ) A.NO2 B.FeCl3 C.Na2O2 D.SO2 17.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D.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18.关于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使石蕊试液褪色 B.与水作用生成H2SO4 C.不能与过氧化氢(H2O2)溶 液反应 D.能使品红褪色,加热 后又出现红色 19.已知HNO3(浓)和S加热生成NO2,该反应的含硫产物肯定不可能是( ) A.H2S B.SO2 C.SO3 D.H2SO4 20.下列颜色变化不是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的是( ) A. 无色的NO在空气中变红棕色 B.向红墨水中投入活性炭,红色消失 C. 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D. 足量铜与一定体积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由深变浅 2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Fe(NO3)2溶液中滴入一定量盐酸:3Fe2++4H++NO3-=2H2O+NO↑+3Fe3+ B.向氯化铵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NH4++OH- NH3H2O C.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产生沉淀:B a2++ SO42-=BaSO4↓ D.往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O2+2OH-=SO32- +H2O 22.如右图装置可用于( ) A.用Cu与浓硫酸反应制SO2 B.Cu与稀硝酸反应制NO C.加热氯化铵与消石灰制备NH3 D.用Cu与浓硝酸反应制NO2 23.下列气体溶解于水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SO3溶于水 B.NH3溶于水 C.CO2溶于水 D.NO2溶于水 24.某条件下,锌与某浓度的硝酸反应时,当有0.8 mol硝酸参加反应时, 电子转移为0.4 mol,则此时硝酸被还原的唯一产物可能是( ) A. NO2 B. N2 C. N2O D. NO 25.向50mL 18mol/L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A.大于1.80 mol B.等于0.90 mol C.在0.90 mol和1.80 mol之间 D.小于0.90 mol 二、填空题(共50分) 26.(11分)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C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2-的结构示意图为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C为 。 (2)B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 族。 (3)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 ,B的氢化物为_________ (4)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6分)CO、NO与SO2等物质是大气污染物。 (1)硝酸应保存在棕色瓶中, 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CO、NO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冶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写出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8.(6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并填空: FeSO4 + KNO3 + H2SO4 === K2SO4 + Fe2(SO4)3 + NO↑+ H2O ①氧化产物为 ②当电子转移了0.3mol时,有 g氧化剂参加反应 29.(13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IA 0 1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① ⑧ ② 3 ③ ④ ⑤ ⑥ ⑦ (1)②、④、⑤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④、⑤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②⑥⑦四种元素所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 上述8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 (3)③、⑤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以验证④⑤ 两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是 (填编号)。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形状、 大小相同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形状、大小相同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分别往氯化镁溶液、氯化铝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直到过量。 30.实验题(14分) Ⅰ.(4分)某同学采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硝酸的反应的实验。已知仪器a中盛有足量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试管b中盛有3.2 g铜。 ①请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②待试管b中的反应充分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再向b中的液体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 Ⅱ.(10分)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物并按以下装置制取、探究氨气的性质。 (1)实验室收集氨气的方法是 (2)C、D装置中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 (填“C”或“D”) (3)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为防止过量氨气造成空气污染,需要在上述装置的末端增加一个尾气处理 装置,合适的装置是 (填“F”或“G”)。 (5)生石灰与水作用放出热量。实验室利用此原理,往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 可以快速制取氨气 。你认为生石灰可用下列 物质代替(填序号)。 A.碱石灰(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 B.NaOH 固体 C.硫酸溶液 D.石灰石(含CaCO3) 2023---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D C D C A B D C D D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A D D A B A B D A D 27. (6分)(1)4HNO3===4NO2↑+O2↑+2H2O (3分) (2)2CO+2NO === 2CO2+N2 (3分) 28.(6分).6 FeSO4 + 2KNO3 + 4H2SO4 === 1K2SO4 + 3Fe2(SO4)3 + 2NO↑+ 4H2O(2分) K2SO4 前的“1 ”没填扣1分 ①Fe2(SO4)3 (2分) ②10.1(2分) 29(13分) 方程式3分,其余每空2分 (1)Mg Al O ; O2- Mg2+ Al3+ ( 30.(共14分)每空2分 Ⅰ. ( 4分) ① 3Cu+8H++2NO3-===3Cu2++2NO↑+4H2O ② 4.9 Ⅱ.(10分) (1) 向下 排空气法 (2)D (3)有白烟生成 (4)F (5)AB (有多选、有错选不得分,漏选扣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