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1.X和Y是原子序数大于4的短周期元素,Xm+和Yn-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半径比Y小 B.X和Y的核电荷数之差为m-n C.电负性XY D.第一电离能X 解析:Xm+与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质子数XY,原子半径XY。X比Y更易失电子,第一电离能X小于Y,电负性X小于Y。 答案:D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键比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 B.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键 C.气体单质中,一定有键,可能有键 D.N2分子中有一个键,2个键 解析:从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看,键轨道重叠程度比键重叠程度小,故键稳定性低于键,A项正确;根据电子云的形状和成键时的重叠原则,两个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最多只有一个键,可能没有键,也可能有1个或2个键,B正确;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故C项错误。 答案:C 3.若ABn的中心原子A上没有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孤对电子,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n=2,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V形 B.若n=3,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三角锥型 C.若n=4,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正四面体型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若中心原子A上没有未用于成键的孤对电子,则根据斥力最小的原则,当n=2时,分子结构为直线型;n=3时,分子结构为平面三角形;n=4时,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型。 答案:C 4.在下列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元素符号: (1)在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 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 (2)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3)最活泼的气态非金属原子是________。 (4)第二、三、四周期原子中p轨道半径充满的元素是________。 解析:同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除ⅢA族、ⅥA族反常外)逐渐增大,同周期中金属元素最小,稀有气体最大,故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为Na,最大的为Ar。 答案:(1)Na Ar (2)Cs (3)F (4)N、P、As 5.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 M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 X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 Z 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 (1)元素T的原子最外层共有_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________。 (2)元素Y与氢元素形成一种离子YH+4,写出该微粒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 a.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 b.Z的氢化物比T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T、X、Y、Z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因T的M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因此它是硫元素,其最外层有6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从X的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电子数的2倍,且其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推知X为碳元素,其同位素符号是14 6C。 (2)因元素Y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显碱性推出Y为氮元素,Y与H形成的YH+4即NH+4,其电子式为 。 (3)Z属短周期元素,其最高正价为+7价,则可推知Z为氯元素,它的非金属性比硫强,可以通过b来证实。 (4)从T、X、Y、Z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来看,分子为H2SO4、H2CO3、HNO3和HClO4,显然H2CO3的性质与其他三种不同,因只有它是非氧化性的酸且是弱酸。 答案: (1)6 14 6C (2) (3)Cl b (4)H2CO3 弱酸性或非氧化性酸 6. 某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1,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完成下列各题: (1)该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周期,该周期的元素种数是________; (2)该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族,该族的非金属元素种数是________; (3)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