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化学下册3月测试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7.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 A.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金属铝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元素的前面,铝与酸反应一定放出氢气 C.中和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 D.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8. 已知1 mol红磷转化为1 mol白磷,吸收18.39 kJ热量. 4P(红,s)+5O2(g)===2P2O5(s) H1 4P(白,s)+5O2(g)===2P2O5(s) H2 则H1与H2的关系正确的是: A.H1=H2 B.H1H2 C.H1H2 D.无法确定 9. 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能实现上述转化关系的是( )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 ②若C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 ③若C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B可能为Fe ④若C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 甲、乙、丙都是短周期元素,其中甲、乙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和3倍,丙元素原子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与L层的电子数相同.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乙元素的族序数比甲元素的族序数大 B.甲、丙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甲丙 C.原子半径的大小:甲乙 D.含乙元素的化合物数目比含甲或丙元素的化合物数目多 11. 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 A.过程①的提纯是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2种单质 B.在过程③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C.在过程④、⑥反应中每氧化0.2 mol Br- 需消耗2. 24 L Cl2 D.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 12. 工业上以CaO和HNO3 为原料制备Ca(NO3)24H2O晶体.为了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充水,也无多余水分,所用硝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 A.30% B.63% C.70% D.无法确定 13. 为使反应:Cu+2H2O===Cu(OH)2+H2能够发生,下列设计方案正确的是: A.用铜片作负极,石墨电极作正极,氯化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 B.用铜片作电极,外接直流电源电解硫酸铜溶液 C.用铜片作阳极,铁片作阴极,电解硫酸钠溶液 D.用铜片作阴、阳电极,电解稀硫酸 26. (14分) A、B、C、D、E、F、G七种物质中,其中A、D、E为单质,且D、E为气态,G为液态,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1)当A、B的质量相等时,生成的D和E恰好完全反应,则C的电子式是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当A、B的质量比为38:21时,生成的D和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且恰好完全反应,则B的电子式为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