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把理论知识复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题,从题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学懂,下面是优学化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2023高考上海卷)与索尔维制碱法相比,侯德榜制碱法最突出的优点是() A.原料利用率高 B.设备少 C.循环利用的物质 多 D.原料易得 答案:A 2.(2023高考上海卷改编)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 g,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二氧化碳碳酸钠x 转移的 电子 ① 1 molNAw ②22.4 L1 mol ③106 g1 mol ④106 g2NA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A。2Na2O2+2CO2===2Na2CO3+O2 m=2CO2-O2=2CO 由此可知:Na2O2与CO2反应后,固体增加的质量即是生成CO2时燃烧掉的CO的质量。故可采用以下反应方程式分析解决问题: 2Na2O2+2CO2===2Na2CO3+O2 转移2e- m=2CO 1mol1 mol1 mol 1 mol e- 2023=1 mol 故可判断①、③物理量正确。 3.(2023高考海南卷)两种盐的固体混合物:①加热时有气体产生,②加水溶解时有沉淀生成,且沉淀溶于稀盐酸。满足上述条件的混合物是() ①BaCl2和(NH4)2SO3 ②AgNO3和NH4Cl ③FeCl3和NaHCO3 ④KCl和Na2CO3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选项①,加热时(NH4)2SO3分解为NH3、SO2和H2O,加水溶解时生成BaSO3沉淀,符合题中限定条件;选项②,加热时生成NH3和HCl,溶于水时生成的沉淀AgCl不溶 于盐酸;选项③,加热时NaHCO3分解产生CO2气体,溶于水时发生双水解生成Fe(OH)3沉淀,符合题中条件;选项④,加热时无气体生成,溶于水也无沉淀生成。 4.( 2023高考上海卷)120 mL含有0.20 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A.2.0 molL-1 B.1.5 molL-1 C.0.18 molL-1 D.0.24 molL-1 解析:选B。盐酸与碳酸钠分两步反应,第 一步生成碳酸氢钠:Na2CO3+HCl===NaHCO3+NaCl;第二步碳酸氢钠继续与盐酸反应生成CO2:NaHCO3+HCl===NaCl+H2O+CO2,若将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盐酸中,则开始时盐酸足量,有气体生成;若将盐酸逐滴加入到Na2CO3溶液中,则开始时只发生第一步反应,直至CO2-3完全转化为HCO-3时(理论上)才会发生第二步反应,产生CO2,所需盐酸浓度c(HCl)0.2 mol200 mL10-3LmL-1=1.0 molL-1,若c(HCl)0.2 mol2023 mL10-3LmL-1=2.0 molL-1,则盐酸足量,两种滴加方式产生CO2的体积相同,因此选项B合理。 5.(2023高考上海卷)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是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制纯碱的中间产物,可用作膨松剂,制酸剂,灭火剂等。工业上用纯碱溶液碳酸 化制取碳酸氢钠。 (1)某碳酸氢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称取该样品,用0.2023 mol/L盐酸滴定,耗用盐酸20.00 mL。若改用0.20238 mol/L硫酸滴定,需用硫酸________mL(保留两位小数)。 (2)某溶液组成如表一: 表一 化合物Na2CO3NaHCO3NaCl 质量(kg)814.2023.397.3 向该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取出晶体后溶液组成如表二: 表二 化合物 Na2CO3NaHCO3NaCl 质量(kg)137.2023.897.3 计算析出的碳酸氢钠晶体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留1位小数)。 (3)将组成如表二的溶液加热,使碳酸氢钠部分分解,溶液中NaHCO3的质量由428.8 kg降为400.3 kg,补加适量碳酸钠,使溶液组成回到表一状态。计算补加的碳酸纳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要多练习,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优学化学网为大家总结的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题,希望大家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