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Al=27,S=32,Fe=56 Ⅰ卷(选择题) 一、 选择题(本题共45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写在答题表上。) 1.铝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慢中毒,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并加以控制。铝在下列场合使用必须加以控制的是( ) ①制铝锭,②制易拉罐,③制电线电缆,④制牙膏皮,⑤用明矾净水,⑥制炊具,⑦用明矾和小苏打做食品膨化剂,⑧用请氢氧化铝[Al(OH)3]制成药片制胃病,⑨制防锈油漆 A.①②④⑤⑥⑦⑧ B.②⑤⑥⑦⑨ C.②④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2.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其反应原理为: C3N3(OH)3 3HNCO 8HNCO+6NO2 7N2+8CO2+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3N3(OH)3与HNCO为同一物质 B.HNCO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 C.1 molNO2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mol D.反应中NO2是还原剂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是物质的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凡是伴随着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 凡是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条件 D. 由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是吸热反应,说明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4.将少量CO2分别通入①CaCl2溶液,②Na2SiO3溶液,③Ca(ClO)2溶液,④Ba(OH)2溶液,有沉淀析出的是( )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 5.若将铝粉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只有氢气放出,且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H+、Ba2+、Cl-、NO3- B.NH4+、CO32、NO3-、Na+ C.NO3-、K+、[Al(OH)4]-、OH- D.Na+、Ba2+、Mg2+、HCO3- 6.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热稳定性:H2OH2S ②原子半径:NaO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 A.常温常压下,1.8g D2O中所含的中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NA C.常温常压下,0.2mol O2所含原子数为0.2NA D. 0.1mol乙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0.5NA 8.已知:①向KClO3晶体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NaI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③说明KI被氧化 B.实验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实验①证明Cl具有还原性 D.上述实证明氧化性:ClO3Cl2I2 9.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YO4 B.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W C.X与W可以形成W2X、W2X2两种氧化物 D.Y、Z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10.若 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 、 、 和 ,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 ) A.1:4 B. 1:2 C. 2:1 D. 4:1 11.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分子数之比为1:1 ②所含O原子数之比为2:3③原子总数之比为3:4 ④S原子数之比为1:1 ⑤质子数之比4:5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 C.①⑤ D.③④⑤ 12.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 A.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H=+1.90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1,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5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 + O2(g) =2H2O(l);△H=-285.8kJmol-1 13.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 A、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OH- + HCO3- = CO32- + H2O B、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Ca2++CO32-=CaCO3 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Al3+ + 3OH- = Al(OH)3 D、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2H+ + CO32- = CO2+ H2O 14.B L Al2(SO4)3溶液中含有ag Al3+,则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1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Cu2+、SO32-(已知还原性:SO32-I-),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 ①肯定不含I- ②肯定不含Cu2+ ③肯定含有SO32- ④可能含有I- A.①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本文导航 1、首页2、非选择题 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55分) 16(共13分).Ⅰ(6分)、在淀粉KI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硫酸,溶液立即变蓝,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 , 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2SO3溶液,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 。 Ⅱ(7分)、下面是你熟悉的物质: ① O2 ②金刚石 ③ NaBr ④H2SO4 ⑤ Na2CO3 ⑥ Na2S ⑦ NaHSO4 这些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___;只含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____;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以上填序号) 17、(11分)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原子;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生成一种盐X;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4,A、B、D、E这四种元素中,每一种都与C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 族。 (2)C和E两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B.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的状态 C.比较这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比较这两种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3)写出C、D两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A与C间可形成负一价双原子阴离子,有10个电子,写出该阴离子与盐酸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 ; (5)A、C 、D、E四种元素可形成两种酸式盐,两种酸式盐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8、(共17分).Ⅰ(11分)、一无色透明的溶液做如下实验: ⅰ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只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ⅱ另取部分溶液加入Na2O2,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且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Na2O2的量与生成沉淀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问: (1)Cu2+、NH4+、Al3+、Mg2+、Na+、Fe3+、CO32-、K+、SO42-等离子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溶液至少由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混合成。(填化学式) Ⅱ(6分)、甲烷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H4(g)+H2O(g)=CO(g)+3H2(g)。部分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 物 质 燃烧热(kJmol-1) H2(g) -285.8 CO(g) -283.0 CH4(g) -890.3 已知1mol H2O(g)转变为1mol H2O(l)时放出44.0 kJ热量。 ⑴写出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⑵ 2H2(g) + O2(g)== 2H2O(g) △H= kJ/mol 19、(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FeCl3样品(含少量FeCl2杂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室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 称取a g样品,置于烧杯中; ② 加适量盐酸和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准确配制成250mL溶液; ③ 准确量取25.00mL步骤②中配得的溶液,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氯水,使反应完全; ④ 加入过量氨水,充分搅拌,使沉淀完全; ⑤ 过滤,洗涤沉淀; ⑥ 将沉淀转移到坩埚内,加热、搅拌,直到固体由红褐色全部变为红棕色后,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⑦。 请根据上面叙述,回答: (1)上图仪器中,实验步骤①②③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是E和 (填仪器序号)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步骤④中如何证明沉淀已完全? (4)第⑥步的操作中,将沉淀物加热,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m1g,再次加热并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m2g,若m1与m2差值较大,接下来的操作应当是 (5)若坩埚质量是W1 g,最终坩埚和固体的总质量是W2 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考化学科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A C C B D A C B A C A C D 16.(13分) Ⅰ、ClO-+2I-+2H+==Cl-+I2+H2O;蓝色逐渐消失;SO32-+I2+H2O== SO42-+2I-+2H+ (各2分) Ⅱ、①②④(3分); ③⑥(2分); ⑤⑦(2分) 17.(11分) (1)3、ⅠA(2分) (2) 氧(1分) CD(2分) (3)2Na2O2+2 H2O 4NaOH+O2(2分) (4)H++OH H2O(2分) (5)(3)HSO3+H+ SO2(2分) 18.(17分) Ⅰ、(1) Al3+、Mg2+、SO42- (3分);Na+、K+(2分);Cu2+、NH4+、Fe3+、CO32-(4分) (2)Al2(SO4)3、Mg SO4(2分) Ⅱ、(1)CO(g)+1/2O2(g)=CO2(g) △H=-283.0 kJmol-1 (3分) (2)-483.6 (3分) 19(14分) (1)F G C (3分) (2)2Fe2+ +Cl2=2Fe3++2Cl- (2分) (3)往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氨水,如果无红褐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已沉淀完全。(3分) (4)继续加热,放置干燥器中冷却,称量,至最后两次称得的质量差不超过0.1g(或恒重)为止。(3分) (5) % (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