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优学化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测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第Ⅰ卷(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2.下列有关焓变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热和焓变的单位都是kJ B.如果反应是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的,此时的反应热与焓变相等 C.如果反应是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的,此时的反应热与焓变相等 D.任何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均可通过实验直接测定 3.实验证明,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对此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所有的放热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 B.所有的自发反应都是放热的 C.焓变是影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种重要因素 D.焓变是决定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唯一判据 4.下列有关强、弱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 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D.不同的弱电解质只要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电离程度也相同 5.在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H3COOH H++CH3COO-。加入少量下列固体物质,能使平衡逆向移动的是() A. CH3COONaB.NaClC.Na2CO3D.NaOH 6.把镁条直接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如右图所 示,在下列因素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①盐酸的浓度 ②镁条的表面积 ③溶液的温度 ④Cl-的浓度 A.①④B.③④ C.①②③D.②③ 7.在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 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能够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C.A的物质的量浓度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8.COCl2(g) CO(g)+Cl2(g) 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A.①④⑥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⑤⑥ 9.对于可逆反应A(g)+3B(s) 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1min-1B.v(B)=1.2 molL-1s-1 C.v(D)=0.4 molL-1min-1D.v(C)=0.1 molL-1s-1 10.现用0.10 molL-1HCl溶液滴定10 mL 0.05 molL-1NaOH溶液,若酸式滴定管未润洗,达到终点时所用盐酸的体积应是() A.10 mL B.5 mLC.小于5 mL D.大于5 mL 11.对反应A+B AB来说,常温下按以下情况进行反应: ①20 mL溶液中含A、B各0.01 mol ②50 mL溶液中含A、B各0.05 mol ③0.1 molL-1的A、B溶液各10 mL ④0.5 molL-1的A、B溶液各50 mL四者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A.②④③ B.④②① C.①④③ D.①③④ 1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Z为0.3 molL-1B.Y2为0.4 molL-1 C.X2为0.2 molL-1D.Z为0.4 molL-1 13.反应Fe(s)+CO2(g) FeO(s)+CO(g),700 ℃时平衡常数为1.47,900 ℃时平衡常数为2.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FeO)c(CO)c(Fe)c(CO2) C.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增大CO2浓度,平衡常数增大 14.温度为25 ℃时,将0.23 g钠投入到100 g水中充分反应,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为100 mL,则该溶液的pH为() A.1 B.10 C.12 D.13 15.已知: ①N2(g)+O2(g)===2NO(g) H1=+180 kJmol-1 ②N2(g)+3H2(g) 2NH3(g) H2=-92.4 kJmol-1 ③2H2(g)+O2(g)===2H2O(g) H3=-483.6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②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H2=E1-E3 B.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 C.氨的催化氧化反应为4NH3(g)+5O2(g)===4NO(g)+6H2O(g) H=+906 kJmol-1 D.由反应②知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 kJ,若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184.82Q1 16.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 nY(g) H=Q kJ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气体体积/L c(Y)/molL-1 温度/℃124 2023.000.750.53 2023.200.900.63 2023.301.000.7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 B.Q0 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第Ⅱ卷(52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 17.(12分) (1)若把H2O2看成是二元弱酸,请写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碘也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电源锂碘电池的材料。 该电池反应为2Li(s)+I2(s)===2LiI(s) H 已知:4Li(s)+O2(g)===2Li2O(s) H1 4LiI(s)+O2(g)===2I2(s)+2Li2O(s) H2 则电池反应的H=__________ (3)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 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分析,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反应开始至2 min时,Z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 (4)在某温度时,测得0.01 molL-1的NaOH溶液的pH=10。在此温度下,将1mL 0.1mol/L KOH溶液加水稀释至1L,则溶液的pH为若加水稀释至2023L,则溶液的pH为。 18.(8分)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O点为什么不导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3)H+的物质的量最大的是________(填a、b或c)。 (4)若使c点溶液中的c(CH3COO-)增大,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中的________(填序号)。 A.加热 B.加很稀的NaOH溶液 C.加NaOH固体 D.加水 E.加入锌粒 19.(10分)在一定温度下,将2 mol A和1 mol B两种气体相混合于体积为2 L的某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2D(g)0,2 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生成了1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5 molL-1,请填写下列空白: (1)x的值等于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升高温度时K值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A物质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4)若维持温度不变,在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2mol C和2mol D,欲使达到新的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同,则至少应再充入B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20.(10分)利用右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25 molL-1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数值为57.3 kJmol-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出)。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B.分三次少量倒入C.一次迅速倒入 (3)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出)。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4)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 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2-t1)/℃ H2SO4NaOH平均值 126.226.026.129.5 227.027.427.232.3 325.925.925.929.2 426.426.226.329.8 ②近似认为0.55 molL-1NaOH溶液和0.25 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依据上表数据计算中和热H=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21.(12分)某化学课外小组为测定空气中CO2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1)配制0.100 0 molL-1和0.010 00 molL-1的标准盐酸。 (2)用0.100 0 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Ba(OH)2溶液10.00 mL,结果用去盐酸19.60 mL。 (3)用测定的Ba(OH)2溶液吸收定量空气的CO2。取Ba(OH)2溶液10.00 mL,放入100 mL容量瓶里,加水至刻度线。取出稀释后的溶液放入密闭容器内,并通入10 L标准状况下的空气,振荡,这时生成沉淀。 (4)过滤上述所得浊液。 (5)取滤液20.00 mL,用0.010 00 molL-1的盐酸滴定,用去盐酸34.80 mL。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标准盐酸时,需用下列哪些仪器________; A.托盘天平 B.容量瓶 C.酸式滴定管 D.量筒 E.烧杯 F.胶头滴管 G.玻璃棒 ②滴定操作中,左手__________,右手__________,眼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过滤所得浊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此空气样品中含C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学年高二化学期中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20232023 答案BBCBACBA 题号202320232023516 答案DDAACDDC 第Ⅱ卷(52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 17.(12分) (1)H2O2 H++HO-2、HO-2 H++O2-2 (2)12(H1-H2) (3)3Y+Z 2X 0.025 molL-1min-1 (4) 8 6 18. (8分) (1)无自由移动的离子 (2)b (3)c (4)ACE 19. (10分) (1)2 (2)16 减小 (3)75% (4)0.5 20.(10分) (1)12H2SO4(aq)+NaOH(aq)===12Na2SO4(aq)+H2O(l) H=-57.3 kJmol-1 (2)C (3)D (4)①3.4 ②-56.8 kJmol-1 21. (12分) ①B、D、E、F、G ②控制活塞(1分) 摇动锥形瓶(1分) 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③0.098 0 molL-1 ④分离出BaCO3,防止盐酸与BaCO3反应 ⑤0.025%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测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