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载体的科学以研究物质的结构、变化。小编准备了高二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Fe-56 Cu-64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 1.某反应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在低温时逆反应能自发进行,则对其正反应的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A. 吸热反应,熵增加 B. 放热反应,熵增加 C. 放热反应,熵减小 D. 升高温度时,平衡常数K减小 2.在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然后灼烧,可以得到该固体的是 A.AlCl3 B.NaHCO3 C.(NH4)2CO3 D.MgSO4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的绝对值均正确) A.C2H5OH(1)+3O2(g)=2CO2(g)+3H2O(g) △H=-2023.0 kJ/mol(燃烧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1) △H=+57.3kJ/mol(中和热) C.S(s)+O2(g)=SO2(g) △H=-269.8kJ/mol (反应热) D.2NO2=O2+2NO △H=+116.2kJ/mol (反应热) 4.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容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2v正(NH3)=3v正(H2O) 5.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由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跟NaOH溶液混合后所形成的溶液 B.c(H+)=1.010-7molL-1的溶液 C.pH=7的溶液 D.c(H+)= 的溶液(Kw为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6.下列叙述中一定能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 B.正、逆反应速率改变 C.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改变 D.混合体系的压强发生改变 7.用某种仪器量取液体体积时,平视时读数为n mL,仰视时读数为x mL,俯视时读数为 y mL,若Xy,则所用的仪器可能为 A.滴定管 B.量筒 C. 容量瓶 D.以上均不对 8.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 △H = + 74.9 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 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9.某探究小组在某温度下测定溶液的pH时发现:0.01molL-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c(OH-)=10-22,则该小组在该温度下测得0. 001molL-1NaOH溶液的pH应为 A.13 B.12 C.11 D.10 10.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 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 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11.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人4molA和2molB进行如下反应: 3A(g)+2B(g) 4C(?)+2D(?),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C,且反应的前后压强之比为5:4(相同的温度下测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35% C. 增加C,B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D.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12.下列表述中,合理的是 A.将水加热,Kw不变,pH不变 B.把FeCl3的水溶液加热蒸干可得到FeCl3固体 C.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溶液 D.将NaHSO4溶液滴入Ba(OH)2溶液中至中性: 2H+ + SO42-+ 2OH-+ Ba2+ = BaSO4+ 2H2O 13.已知25℃,醋酸溶液中存在下述关系:K=cH+CH3COO-cCH3COOH=1.2023-5,则有关K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时,K值增大 B.升高温度,K值增大 C.向醋酸溶液中加水,K增大 D.向醋酸溶液中加氢氧化钠,K增大 14.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理查德赫克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钯催化交叉 偶联方面的研究。下面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正反应速率 B.催化剂通过升高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反应速率 C.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的反应热 D.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物的转化率 15.对于平衡体系:aA(g)+bB(g) cC(g)+dD(g);正反应放热,有下列判断, 其中正确的是: A.若温度不变,容器体积扩大一倍,此时A的浓度是原来的0.45倍,则a+bc+d B.若从正反应开始,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则投入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b C.若平衡体系中共有气体M mol,再向其中充入bmolB,达到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M+b)mol,则a+bc+d D.若a+b=c+d ,则当容器内温度上升时,平衡向左移动,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0分) 16.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①K+、Cl―、NO3―、S2― ②K+、Fe2+、I―、SO42― ③Na+、Cl-、NO3-、SO42- ④Na+、Ca2+、Cl-、HCO3- ⑤K+、Ba2+、Cl-、NO3- A.③⑤ B.①③⑤ C.③④ D.②⑤ 17.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 molL-1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c(Na+)+c(H+)=c(OH-)+c(HC2O-4) 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③ 18.在298K、1.20235 Pa下,将22 g CO2通入750 mL 1 mol/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放出x kJ的热量.已知在该条件下,1 mol CO2通入1 L 2 mol/L NaOH溶液中 充分反应放出y kJ的热量,则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O2 (g)+NaOH(aq)=== NaHCO3 (aq) H=-(2y-x) kJ/mol B.CO2 (g)+NaOH(aq)=== NaHCO3 (aq) H=-(2x-y) kJ/mol C.CO2 (g)+NaOH(aq)=== NaHCO3 (aq) H=-(4x-y) kJ/mol D.CO2(g)+2NaOH(l)===2 NaHCO3 (l) H=-(8x-2y) kJ/mol 19.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2∶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固定体积的密闭 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 + 2Y 2Z,达到平衡后,X的转化率不可能为 A.10% B.15% C.20% D.25% A. 2c12p2=2p1 21.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 2C(g) 0,反应过程中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反应达平衡后在t1、t2、t3、t4时分别都只改变了一种条件,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2 min内, v(B)=0.1mol/(Lmin) B.t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C.t3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压,此时c(B)不变 D.t4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此时c(B)不变 22.下图为对15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X用一定物 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Y滴定的图像,根据图像推出X (mol/L)和Y (mol/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下表内各组中的 选项ABCD c(X)/molL-10.2023.2023.030.06 c(Y)/molL-10.2023.2023.060.03 23. 室温下,用0.100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Ⅱ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 B.pH=7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NaOH)小于20 mL C.V(NaOH)=20.00 mL时,两份溶液中c(Cl-)=c(CH3COO-) D.V(NaOH)=10.00 mL时,醋酸溶液中c(Na+)c(CH3COO-)c(H+)c(OH-)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0.1molL-1KHC2O4溶液中:c(C2O )c(H2C2O4) B.在小苏打水溶液中:c(Na+)+c(H+)=c(HCO )+c(CO )+c(OH-) C.相同温度下,1 mol/L氨水溶液与0.5mol/L氨水溶液中,c(OH-)之比是2:1 D.当氨水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c(NH )c(Cl)c(H+)c(OH) 25.在10L密闭容器中,A、B、C三种 气态物质构成可逆反应体系,其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4分钟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1min1 B.由T1向T2变化时,V正V逆 C.此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其它条件不变,加压,达新平 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26.(14分)现有室温下浓度均为110-3mol/L的几种溶液: ①盐酸、②硫酸、③醋酸、④氯化铵、⑤氨水、⑥NaOH,回答下列问题: (1)将③、⑥混合后,若溶液呈中性,则消耗两溶液的体积为③ ________ ⑥(填 、或=)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将等体积的①、⑤混合,则溶液的pH ________ 7(填、或=)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相同体积的①、②、③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的且足量的锌粒,最终产生H2总量由多到少的关系为___________(填写序号) (4)向相同体积的①、③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CH3COONa溶液,充分混合后,混合液的pH 大小关系为① _________ ③(填、或=) (5)将等体积的⑤、⑥溶液加热至同温度后,溶液的pH ⑤ _____ ⑥(填、或=) 27.(10分)甲醇是一种新型燃料,甲醇燃料电池即将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生产。工业上 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 2H2(g) CH3OH(g)△H1=-116 kJmol-1 ①已知: △H2=-283 kJmol-1 △H3=-242 kJmol-1 则表示1mol气态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水蒸气时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在容积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研究在230℃、 250℃、270℃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的规律。右图是 上述三种温度下不同的H2和CO的起始组成比(起 始时CO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与CO平衡转化率 的关系。请回答: ⅰ)在上述三种温度中,曲线Z对应的温度是 ⅱ)利用图中a点对应的数据,计算出曲线Z在对应 温度下CO(g)+ 2H2(g) CH3OH(g)的平衡常数 K= 。 ③在某温度下,将一定量的CO和H2投入10L的密闭 容器中,5min时达到平衡,各物质的物质的浓度 (molL-1)变化如下表所示: 0min5min10min CO0.10.05 H20.20.2 CH3OH00.040.05 若5min~10min只改变了某一条件,所改变的条件是 。 (1)根据以上数据可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精确到0.2023) (2) 下列有关滴定的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①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 ②往滴定管中注入标准溶液 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④滴定 ⑤加水洗涤 A.⑤①③②④ B.③⑤①②④ C.⑤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⑤④ (3)若操作有误,则导致待测盐酸溶液浓度偏低的错误操作是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碱液润洗,直接装入标准碱液 B.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后气泡消失 C.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D.待测液中指示剂酚酞(为有机弱酸)加得太多 (4)如果准确移取25.00mL 0.2023mol/L NaOH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酚酞指示剂,然 后用未知浓度的盐酸(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滴定,是否也可测定出盐酸的物质的量 浓度? 填 是或否) (5)另一小组同学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若测定结果偏高,则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A.滴定时,装NaOH溶液的锥形瓶未用NaOH溶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盐酸润洗 C.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而在滴定后气泡消失 D.配置NaOH溶液时,NaOH固体中混有少量KOH固体 29.(6分)在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气体和1mol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 2C(g),经4 s后达到平衡状态,在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5/6. (1)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 (2)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 。 (3)达到平衡时,用物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附加题(15分) 30.(6分)(一)如图所示,当关闭K时,向A(恒容)中充入1mol X、1mol Y,向B(带有活塞)中充入2mol X、2mol Y,起始时,V(A)=V(B)=aL。在相同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列反应:2X(g)+2Y(g) Z(g)+2W(g) 0,达到平衡(Ⅰ)时,V(B)=0.8aL。请回答: (1)B中X的转化率(X)B为 ; (2)A中W和B中W的物质的量比较:n(W)A n(W)B (填大于、小于、等于); (3)打开K,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平衡(Ⅱ)时,B的体积 为 (用的代数式表示,连通管中气体体积不计)。 (二)(9分)草酸晶体的组成可表示为:H2C2O4XH2O,为测定X值,进行下列实验: ①称取wg草酸晶体配成100.0mL水溶液; ②取25.00mL所配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 c molL-1KMnO4溶液滴定。滴定时,所发生的反应为: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滴定时,反应前后的两次读数分别为a和b,则实验测得所配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由此计算出草酸晶体的X值是 。 (2)假设滴定终点时,用去VmL KMnO4溶液,则待测草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