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在经典时代是由与它极相像的自然哲学的研究所组成的,直到十九世纪物理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实证科学。小编准备了新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 I 卷(共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即可发生 B、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 C、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2、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N2(g)+ 3 H2(g) 2NH3(g)。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H2)=0.1 molL-1min-1 B、(N2)=0.2 molL-1min-1 C、(NH3)=0.15 molL-1min-1 D、(H2)=0.3 molL-1min-1 3、在25℃和1. 20235Pa时,2N2O5(g) = 4NO2(g) + O2(g);△H=+56.7kJ/mol,能自发进行的合理解释是 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反应 D.是熵增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4、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C.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D.Ba(OH)28H2O与NH4Cl(固体)反应 5、某温度下,反应H2(g)+I2(g) 2HI(g);△H0。在一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恒温,压缩体积,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加深 B、恒压,充入HI(g),开始时正反应速率减小 C、恒容,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 D、恒容,充入H2,I2(g)的体积分数降低 6、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C、由H2(g)、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的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可逆反应:2NO2(g) 2NO(g) + O2(g)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8、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 X(g)+Y(g) Z(g)+M(g)+N(s) 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 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 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缩小容器的容积 D.增大容器的体积 9、有一化学平衡:mA(g)+nB(g) pC(g)+qD(g)下图表示的是 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分析图中曲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正反应吸热:m+np+q B、正反应放热:m+n C、正反应放热:m+np+q D、正反应吸热:m+n 10、反应2A(g) 2B(g) + E(g)(△H0)达到平衡时, 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压 B、降温 C、减少E的浓度 D、减压 11、温度一定时,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mA(g) + nB(g) pC(g),达到平衡后,若将混合气体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 1/2,当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 1 .9 倍,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C气体的体积分数增大 C.气体A的转化率升高D.m + n p 12、某温度时,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浓度的变化如图I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当温度分别为Tl和T2时,B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关系如图II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g )+3B(g) 2C(g) ;△H0 B.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减小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若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A的转化率减小 第Ⅱ卷(共64分) 三、填空题(共64分) 13.(11分)在化学反应中,能引发化学反应的分子间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用kJmol-1表示。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中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 (填需要或不需要)环境先提供能量,该反应的△H= (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 (2)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II)与实线(I)相比,活化能 ,因此反应速率 ,你认为改变的条件是: 。 (3)已知常温下拆开1mol 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 ______________ 14.(9分)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 H2(g) + O2(g) = H2O( );△H = -285kJ/mol ② H2O(g) = H2(g) + O2(g); △H = + 241.8kJ/mol ③ C(s) + O2(g) = CO(g); △H = -110.4kJ/mol ④ C(s) + O2(g) = CO2(g);△H = -393.5kJ/mol 回答下列各问: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用序号填写) (2) C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 (3)燃烧10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 (4)CO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________。 15、(12分)可逆反应2Cl2(g)+2H2O(g) 4HCl(g)+O2(g) (△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分别采取下列措施(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降低温度,Cl2的转化率___ _______;(逆)______________; (2)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加入He,则HCl的物质的量_____ _____。 (3)保持容器压强不变,加入He,则O2的物质的量______ (4)若温度和体积不变,反应从Cl2和H2O开始至平衡,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容器内气体的密度____ ____,相对分子质量_____ ____。 16、(10分)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3 SiO2(s)+ 6 C(s) + 2 N2(g) Si3N4(s)+ 6 CO(g)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 (2)若知上述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已知CO生成速率为(CO)=18molL-1min-1,则N2消耗速率为(N2)= 。 (3)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CO的量),反应速率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图中t4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O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 17、(12分)在100℃时,将0.200 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 L真空的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的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格:? 时间s 浓度mol/L202320232023 c(N2O4)0.100c10.050c3ab c(NO2)0.2023.060c20.2023.2023.120 试填空:? (1)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四氧化二氮的转化率为 %,表中c2 c3、a b(填、或=)。 (2)20s时四氧化二氮的浓度c1= mol/L,在0 s~20 s时间段内,四氧化二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s)。 (3)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4)若在相同情况下最初向该容器充入的是二氧化氮气体,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二氧化氮的起始浓度是 mol/L。 18、(10分)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2KMnO4+5H2C2O4+3H2SO4 ===K2SO4 +2MnSO4 +10CO2 +8H2O 【实验内容及记录】 实验编号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 mL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 min 0.6 mol/L H2C2O4溶液H2O0.2 mol/L KMnO4溶液3 mol/L 稀硫酸 13.02.03.02.04.0 23.03.02.02.05.2 33.04.01.02.06.4 请回答: (1)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2)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KMnO4) = 。 (3)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2所示。 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编号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 min 0.6 mol/L H2C2O4溶液H2O0.2 mol/L KMnO4溶液3 mol/L 稀硫酸 43.02.03.02.0t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