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在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 *等处于密闭体系的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条件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即v(正)=v(逆)0。这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重要标志。 *定当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一旦达平衡(可逆反应进行到最大的程度)状态时,在平衡体系的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保持一定而不变(即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这是判断体系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重要依据。 *动指定化学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并没有停止,实际上正反应与逆反应始终在进行,且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所以化学平衡状态是动态平衡状态。 *变任何化学平衡状态均是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与浓度、压强、温度等有关)。而与达平衡的过程无关(化学平衡状态既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达平衡,也可以从逆反应方向开始达平衡)。 2.化学平衡的移动勒沙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具体见表。 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 | 化学平衡移动方向 | 化学平衡移动结果 | 增大反应物浓度 |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反应物浓度减小,但比原来大 | 减小反应物浓度 |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反应物浓度增大,但比原来小 | 增大生成物浓度 |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生成物浓度减小,但比原来大 | 减小生成物浓度 |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生成物浓度增大,但比原来小 | 增大体系压强 | 向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方向移动 | 体系压强减小,但比原来大 | 减小体系压强 | 向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方向移动 | 体系压强增大,但比原来小 | 升高温度 | 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 体系温度降低,但比原来高 | 降低温度 | 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 体系温度升高,但比原来低 | 3.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着逆反应方向移动。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应特别注意,在有些可逆反应里,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没有变化,如 H2(气)+I2(气)=2HI(气) 1体积 1体积 2体积 在这种情况下,增大或减小压强都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还应注意,改变压强对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几乎不影响。因此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时,改变压强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 *温度对于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影响的幅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动。但应注意,虽然催化剂不使化学平衡移动,但使用催化剂可影响可逆反应达平衡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