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品质的铸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阅读。我们应该重视它,欢迎阅读碳酸(二)乙酯化学随堂课后知识。 碳酸(二)乙酯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20238 CAS号105-58-8 中文名称碳酸(二)乙酯 英文名称diethyl carbonate;ethyl carbonate 别 名碳酸乙酯 分子式C5H10O3;CH3CH2OCOOCH2CH3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稍有气味 分子量118.13蒸汽压1.33kPa/23.8℃ 闪点:25℃ 熔 点-43℃ 沸点:125.8℃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酮、酯等多数有机溶剂 密 度相对密度(水=1)1.0;相对密度(空气=1)4.07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及用于有机合成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轻度刺激剂和麻醉剂。吸入后引起头痛、头昏、虚弱、恶心、呼吸困难等。液体或高浓度蒸气有刺激性。口服刺激胃肠道。皮肤长期反复接触有刺激性。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估计能通过胃肠道、皮肤和呼吸道进入机体表现为中等度毒性。刺激性比碳酸二甲酯大。 急性毒性:LD202370mg/kg(大鼠经口);人吸入20mg/L(蒸气)10分钟,流泪及鼻粘膜刺激。 生殖毒性:仓鼠腹腔11.4mg/kg(孕鼠),有明显致畸胎作用。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感谢阅读碳酸(二)乙酯化学随堂课后知识,希望大家从中得到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