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木炭燃烧 B.铁丝弯曲 C.矿石粉碎 D.酒精挥发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曾先后用加热某些物质的不同方法,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的科学家是( ) A.道尔顿和汤姆生 B.舍勒和普利斯特里 C.拉瓦锡和阿伏加德罗 D.雷利和拉姆赛 4.下列关于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氧气和硫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和碳反应生成白色的固体 C.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的固体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5.同时加热下列物质,最易放出氧气的一组物质是( ) A.纯净的氯酸钾 B.混有高锰酸钾的氯酸钾 C.纯净的二氧化锰 D.混有氧化镁的氯酸钾 6.下列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酸钙氧化钙 二氧化碳 B.铁 氧气四氧化三铁 C.甲烷 氧气二氧化碳 水 7.通常所说的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有发光、发热现象 B.都需要达到着火点 C.都需要点火才能引发反应 D.都是氧化反应 8.为保证旅客的人身安全,铁路部门明文规定,严禁旅客携带易燃物、易爆物、危险品、腐蚀性物品进站上车。下列物质中,可准许旅客带上列车的是( ) A.汽油 B.浓硫酸 C.食醋 D.鞭炮 9.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B.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C.使用催化剂可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未改变 10.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装药品②检查气密性③固定装置④加热⑤收集气体。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⑤④ C.②①③④⑤ D.①③②④⑤ 11.用托盘天平称量10g粗盐,天平调零后,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此时的操作是( ) A.减少砝码 B.添加粗盐 C.减少粗盐 D.调节平衡螺母 12.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 A.物体 B.运动 C.物质 D.实验 13.在1.20235 Pa下,液氮的沸点为-196 ℃,液氧的沸点为-183 ℃,液氦的沸点为-269 ℃,分离液态空气随温度升高而分离出这三种气体时,最后分离出来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氦气 C.氮气 D.氧气和氮气 14.以下是对氧气用途的叙述:①液氧用于火箭发动机,以促进燃料迅速燃烧;②在高炉炼铁中进行富氧鼓风,以提高炉温;③用作制取化肥的原料;④制液氧炸药;⑤使钢铁生锈。其中正确的是[ ] A.③⑤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④⑤ 15.空气对人类和其它动物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造成了对空气的污染。其中有害气体主要来自于( ) A.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B.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的施用 C.森林的任意砍伐引起的植被破坏 D.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16.化学实验中,用剩的药品应( ) A.放回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B.倒入废液缸中 C.交还实验室另行保管 D.随便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