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优学化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下列有关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钠浮在液面上 B.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C.水溶液变为蓝色 D.有爆鸣声 解析:将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钠先与水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生成的NaOH可使石蕊变蓝;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还有:钠浮在液面上、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等;一小块金属钠与水反应发出嘶嘶的响声,而不是爆鸣声。 答案:D 2.300 mL 0.1 molL-1的AlCl3溶液与200 mL 0.3 molL-1的NaCl溶液的c(Cl-)(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 B.1∶2 C.1∶3 D.3∶2 解析: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所取溶液的体积无关。 答案:A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8 g O3气体含有6.202323个O3分子 B.常温常压下,4.6 gNO2气体含有1.202323个NO2分子 C.0.5 molL-1CuCl2溶液中含有3.202323个Cu2+ D.标准状况下,33.6 L H2O含有9.202323个H2O分子 解析:NO2的分子数为:4.6 g46 gmol-1NA=6.202322个,B错误;0.5 molL-1CuCl2溶液中的离子数与体积有关,C错误;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33.6 L水所含的分子数并不是9.202323个,D错误。 答案:A 4.下列有关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肯定不同 B.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1 C.当分子数目相同时,气体体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 D.气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且容易被压缩 解析:不同温度、压强下,尽管气体体积不同,也有可能物质的量(分子数)相同,故A错。 答案:A 5.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 g,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d gcm-3,则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M10Sd molL-1 B.10SdM molL-1 C.1 000SdM100+S molL-1 D.M100+S1 000Sd molL-1 解析:根据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换算关系可推知C项正确。 答案:C 6.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及反应完成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 质ABCD 反应前质量(g)19.78.723.60.4 反应后质量(g)待测17.42.03.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 B.此反应彻底 C.此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若A、C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7∶108,则参加反应的A、C物质的量之比为1∶2 解析:此题考查了可逆反应的判断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知识。根据题意可知,充分反应后各物质都没反应完全,B错误;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可计算出A物质反应后的质量是29.4 g,又根据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可以判断C是反应物,A、B、D是生成物,故C一定是化合物,A正确;A、C的质量差分别是9.7 g、21.6 g,结合A、C的摩尔质量比可以计算出参加反应的A、C物质的量之比为1∶2,D正确;由题意不能确定此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选B。 答案:B 7.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为() A.变红 B.先变红后变白 C.变白 D.不变 解析:Cl2溶于水生成HCl和HClO,其中HCl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而HClO又具有漂白性,故先变红后变白。选B 。 答案:B 8.某同学欲用12 molL-1的浓盐酸配制1 molL-1的盐酸250 mL。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处理的方法是() A.吸出多余的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B.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C.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 D.弃去溶液,洗净仪器,重新配制 解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最后定容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应该重新配制。A项,吸出多余液体时,溶质也会被吸出,使结果偏低;B项,容量瓶不能加热,且加热过程中HCl会挥发;C项,在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后,溶液体积无法控制。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6分) 9.(12分)实验室配制500 mL 0.2 molL-1的FeSO4溶液,实验操作步骤有: ①在天平上称量一定量的绿矾(FeSO47H2O),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冷却至室温。 ②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500 mL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至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④用少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并摇匀。 ⑤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填写下列空白: (1)称量绿矾的总质量是________。 (2)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定容时,若俯视凹液面,会使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没有进行④步操作,会使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进行②操作时,不慎有液体溅出,应怎样处理才能达到实验的主要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绿矾的质量: 0.5 L0.2 molL-2023 gmol-1=27.8 g。 (2)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步骤可解决此题。 (4)操作不慎就会造成误差,若俯视凹液面,使得溶液体积偏小,根据c=nV,c偏高。 (5)若不洗涤烧杯和玻璃棒,n变小,c偏低。 (6)在配制过程中不慎将液体溅出,使浓度偏小,只能重新配制。 答案:(1)27.8 g (2)①②④③⑤ (3)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 mL容量瓶、量筒、药匙 (4)偏高 (5)偏低 (6)重新按正确的方法进行配制 10.(8分)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分子数目为N,质量是m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m(C)为12C的原子质量,试说明下列各式所表示的意义。 (1)NN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N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N112m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因为每摩尔物质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所以NNA表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 (2)每摩尔物质所具有的质量与每摩尔物质所具有的粒子个数的比值,表示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 (3)气体的质量与气体的个数之比,表示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 (4)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与12C的原子质量的1/12相比,得到的是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1)表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 (2)表示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 (3)表示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 (4)表示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11.(6分)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 mL 3.00 molL-1的NaOH溶液(密度为1.12 gmol-1)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0 0 mol。求: (1)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 (2)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n(H2)。 解析:(1)溶液溶液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公式为:c=1 000wM,代入数据得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w(NaOH)=cM1 000=3.20231 2023.12=10.7%。 (2)由于最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NaClO,则n(Na+)=n(Cl-)+n(ClO-),所以,n(Cl-)=100 mL10-3 LmL-13.00 molL-1-0.050 0 mol=0.250 mol。 (3)发生的反应为:①H2+Cl2===2HCl,②HCl+NaOH===NaCl+H2O,③Cl2+2NaOH===NaCl+NaClO+H2O,n(Cl2)=nNa+2=0.300 mol2=0.150 mol。n(H2)=nCl--nClO-2=0.250 mol-0.050 mol2=0.100 mol,所以n(Cl2)∶n(H2)=3∶2。 答案:(1)10.7% (2)0.250 (3)3∶2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