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优学化学网为您推荐的九年级上册化学1-3单元阶段性测试题,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上册化学1-3单元阶段性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从2023年9月15日开始,全球华人在世界各地爆发保钓游行示威活动,海内外华人,同仇敌忾,强烈谴责日本侵略行为,揭露其不改变侵略本质的真面目,向世界宣示钓鱼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下列示威活动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高呼口号:钓鱼岛,中国的! B.高举鲜艳的五星红旗,齐唱国歌 C.焚烧像征日本军国主义的画像 D.极个别丧失理智的人违法打砸同胞的日系车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验满氧气 B.倾倒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点燃酒精灯 3. 2023伦敦奥运会火炬的燃料为丙烷(C3H8)。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气体 B.难溶于水 C.沸点为-42.1℃,易液化 D.易燃烧,与空气与一定体积混合遇明火可能爆炸 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 B. 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来源 C.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D. 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5.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6.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而是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硫+氧气 二氧化硫 B.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 汞+氧气 D.镁+氧气 氧化镁 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中国钓鱼岛的海水 B.制氧气的高锰酸钾 C.湖光岩的清新空气 D.吴川金九月饼 8.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 A.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B.灰霾天出门戴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0.1微米左右) C.香烟烟雾颗粒的直径大多在0.1至1.0微米,提倡不吸或少吸烟 D.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9.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物质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10.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1. 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或现象 解释 A 八月桂花,十里飘香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B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25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D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 分子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1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 D.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13. 近日据媒体报道,一些制药企业的药用胶囊中重金属铬含量严重超标。铬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这里的铬是指( ) 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分子 14.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 15.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离子是由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而形成的 B.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 C.一种粒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为8,此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当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但它所属的元素种类不会改变 17.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 A.O2 B.MnO2 C.CO2 D.H2O2 18. 下列粒子中,能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碳原子 B.氧原子 C.碳原子和氧原子 D.二氧化碳分子 19.2023年4月15日,央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生产的药用胶囊里重金属铬(Cr)超标,即震惊全国的毒胶囊事件。已知铬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 B.铬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2 C.铬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铬原子呈电中性 20.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u B.O C.H2 D.C6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简答题(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29分) 21.(5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碘元素 ;4个铁原子 氦气 钠离子 氢气 22、(5分)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2)X= ; (3)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23.(5分)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2) 表示的是 (填离子符号);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任意填写一种); (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 _ _。 24.(6分)写出下列化学变化的符号表达式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_ _ _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反应_ _ _ 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_ _ _ 25.(8分)小雯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液体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炭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如把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1)根据小雯的实验,分析A、B、C、D、E、F分别是什么物质。写出各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A 、B 、C 、D 、E 、F 。 (2)在横线上写出液体A加入黑色粉末C化学符号表达式) _ _ _ 三、实验与探究题(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28分) 26.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试管口还要塞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 ____ 。 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气泡 时才开始收集,否则收集的氧气不纯。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预测这种操作可能会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 __ 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填a或b)端通入。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 (填字母序号)。 27.在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了探究。 (1)小明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制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表达式为: 。 实验前小明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气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气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 。 (2)小红同学通过互联网得知:CuSO4溶液、动物某些脏器中含有的物质等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实验证明,在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能显著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CuSO4溶液主要含有三种粒子(H2O、Cu2+、SO42-),为了进一步探究CuSO4溶液中哪种粒子能起催化作用。小红同学作了以下分析和设计。 ①小红同学认为最不可能的是H2O,他的理由是 。 ②要说明另外的两种粒子是否起到催化作用,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完成了这次探究活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a. 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稀硫酸(含SO42-) 溶液几乎没有气泡放出 实验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 。 b.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 溶液 溶液中有大量气泡放出 ③如果确定CuSO4是催化剂,还必须通过实验确定它在化学反应前后 。 28.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 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 伸入集气瓶内, 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分);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是 。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的性质: 。(任写一条即可)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3分) 29.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20230-26kg,若A 原子的质量为4.202310-26kg,若A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个。求(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精确到整数) (2)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