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是小编整理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复习,分享给大家。 中考化学考点: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1 原子的构成 ⒈构成原子的粒子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原子 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⒉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考点2 相对原子质量 ⒈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碳12原子质量的1/12。 ⒉表达式:Ar=其他原子的质量/(碳12的质量1/12)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⒊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考点3 元素 ⒈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⒉元素的种类决定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⒊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⒋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 考点4 元素符号 ⒈元素符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元素。 ⒉书写:⑴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S、C、P等。 ⑵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Ca、Na、Mg、Zn等。 ⒊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⑴表示一种元素;⑵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H ①表示氢元素 ②表示一个氢原子。 注意:元素不讲个数,2H不能说成二个氢元素。 2H:表示二个氢原子 考点5 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 ⒈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⒉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例如: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⑵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⑶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⒊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考点6 元素周期表简介 ⒈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原子序数 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⑴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 ⑵周期表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考点7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⒈电子排布:分层排布,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 ⒉原子结构示意图: ⑴含义:(以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 ⑵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8个(氦为2个) 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金属元素 一般少于4个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多于4个 易得到电子 不稳定 ①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②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⑶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 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考点8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Na+、Mg2+ 、Ca2+、Al3+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如Cl-、O2- 、S2 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如:Mg2+表示镁离子(一个镁离子) 2Mg2+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表示两个镁离子 ⑴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⑵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个单位的负电荷,1省略不写。 有关离子的小结: ⑴金属离子带正电荷,非金属离子带负电荷; ⑵离子所带的电荷=该元素的化合价 ⑶常见原子团离子: SO42- 硫酸根离子 CO32- 碳酸根离子 NO3- 硝酸根离子 OH- 氢氧根离子 NH4+ 铵根离子 考点9 化学式 ⒈化学式的写法 A.单质的化学式 ⑴双原子分子的化学式,如:氢气H2,氧气O2,氮气N2,氯气Cl2。 ⑵稀有气体、金属与固体非金属单质:由原子构成,它们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 B.化合物的化学式 正价写左边,负价写右边,同时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⒉注意事项:⑴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书写化学式时,要考虑到元素的排列顺序,还要考虑到表示原子个数的角码应写的部位。⑵一般化合物的中文名称,其顺序和化学式书写的顺序正好相反。 ⒊化学式的涵义(以CO2为例说明) 表示一种物质:表示二氧化碳。 ⑴宏观上 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⑵微观上 表示分子的构成:表示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 考点10 化合价 ⒈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化合价用+1、+2、+3、-1、-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如:Na、 Cl、 Mg、 O。 离子所带电荷符号用+、2+、-、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如:Na+、Cl-、Mg2+、O2-。 试区别 Ca与Ca2+, S与S2-中数字的含义。 Ca表示钙元素显+2价(或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S表示硫元素显-2价。 Ca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S2-表示1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⒉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⑴氢元素的化合价通常显+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⑵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为正价。 ⑶非金属与氢或金属化合时,非金属元素显负价;非金属与氧元素化合时,非金属元素显正价。⑷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⑸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⒊常见根(原子团)的化合价 根的名称 铵根 氢氧根 硝酸根 硫酸根 碳酸根 磷酸根 离子符号 NH4+ OH- NO3- SO42- CO32- PO43- 化合价 +1 -1 -1 -2 -2 -3 4.化合价的应用 ⑴检验化学式的正误;⑵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⑶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实际存在物质的化学式。 考点11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⒈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⒉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⒊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⒋计算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中含某元素的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变形: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噶元素的质量分数 ⒌已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和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求原子个数比 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各元素的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