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化学知识点的重要性,小编为您提供了这篇初三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在化学方面的学习有所帮助。 [考点梳理] 考点1 碳的单质 ⒈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比较 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 石墨(由碳元素组成) 硬度 最硬 软,在纸上可留下痕迹 熔点 很高 高、耐高温 导电性 不导电 导电(良好) 导热性 无 良好 用途 钻探机钻头、刻刀 铅笔芯、润滑剂、电极等 结论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金刚石、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⒉木炭、活性炭 ⑴木炭:有吸附作用,用于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吸附有异味的物质。 ⑵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作用,用于防毒面具、冰箱的除臭剂。 ⒊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考点2 碳的化学性质 ⒈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原子最外层有4 个电子) 应用:解释古代字画为什么经历几千年而不变色?档案资料为什么要求用碳素墨水书写? ⒉碳的可燃性(相同的反应物,因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 充分燃烧 C + O2 ===== CO2 放热 不充分燃烧 2C + O2 ===== 2CO ⒊碳的还原性(以木炭还原CuO为例)用于冶炼金属 ⑴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⑵化学方程式:C + 2CuO ===== 2Cu + CO2 C + CO2 ===== 2CO 考点3 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 ⒈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⒉氧化剂、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供给氧的物质叫氧化剂,得氧的物质叫还原剂。 ⒊氧化性、还原性: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供给氧的性质叫氧化性,物质夺取氧的性质叫还原性。 考点4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 ⒈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固体和固体反应:如:2KMnO4===K2MnO4+MnO2+O2 反应物的状态 如:CaCO3+2HCl==CaCl2+CO2+H2O 固体和液体反应 气体发生装置 如:2H2O2=====2H2O + O2 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 ⒉收集装置的选择 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气法 排空气法 优缺点:纯度不高 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气法 需验纯,但较干燥 气体收集装置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难溶于水)优缺点:收集到的气体较纯,但 含水蒸气 考点5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⒈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⒉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注意:⑴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CO2不纯(混有氯化氢气体);⑵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与CaCO3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⑶不能用Na2CO3 或CaCO3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为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速度太快,不便于收集。 ⒊发生装置:固 + 液气体型(参看课本P111图6-10) ⒋收集装置:只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CO2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⒌CO2的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为CO2。 化学方程式:CO2 + Ca(OH)2 == CaCO3+ H2O ⒍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已充满。(这样做是利用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⒎CO2的工业制法:CaCO3====CaO + CO2 ⒏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操作过程 这篇初三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是小编精心为同学们准备的,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