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都觉得化学难学,其实只要掌握好书本上的知识点,化学还是很好学的。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水的电解 了解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如图) 注意:纯水是不易导电的,应加入能增强导电性的物质。 可以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实验步骤及观察内容: 1)注入水,关闭活塞,注意正负极 2)接通电源,仔细观察 A. 观察两极附近通电前后的现象, B. 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 C. 注意哪个电极产生的气体多,并观察两管中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多少。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1(正):2(负) D. 验证:让两种气体采用不同的方法:①用带火星的木条 ②点燃 E. 出现的不同的现象: 体积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 体积大的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氢气 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 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结论:水 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不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反应原理: 2. 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无色 沸点100℃ 气味无味凝固点0℃ 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 例题: 1. 水电解实验说明了水是由 和 组成的。电解水是 过程。(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解析:该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答案:氢 氧 化学变化 2. 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 ,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 ;负极得到的气体是 ,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 。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答案:氧气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氢气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放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发现有水珠,即为氢气 1:2 解析:此题考到水电解反应的基本现象,必须清楚掌握 3. 水的重要性质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凝固点是 ; 水的异常现象有, 时密度最大,水结成冰后体积变 。 答案:100℃ 0℃ 4℃ 大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水的基本性质 4. 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C.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解析: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而是由水分子组成,水分子中含有氧原子和氢原子。因此含有氢和氧两种物质。 答案:C 5. 如图实验现象可知,左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右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图上电源A代表 极。 解析:本题是对水电解实验过程的考查,要求同学们掌握水电解的装置和现象,并能应用到实际解题过程中。解这道题目的关键在于知道水电解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就能确定液面较高的左侧气体为氧气,而右侧为氢气,产生氧气的为正极。 答案:氧气 氢气 正 四、应考锦囊 该部分知识在中考中的比重较小,对于水的分布和名称一般会以概念题的形式出现,对于水电解的知识除了对于水电解基本知识的掌握外,要求大家理解水电解装置的设置,并能在实验题、操作题中灵活应用。 五、本讲小结 本讲内容主要围绕水的存在以及水的组成展开,要求同学们掌握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知道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并能理解水循环过程的产生原因、基本特点及相应的自然现象。要了解电解水的实验现象、产物、理解水电解实验如何表明水的组成,掌握检验氢气和氧气的方法,了解水的重要性质。请同学们在课后熟记基本概念,理解实验过程,并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加以巩固。 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总结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都能养成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