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溶液的形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1、溶液的判断:根据溶液的特征判断(均一性、稳定性) 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溶质浓度和性质都相同。但溶液中分散在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达到均一状态之后,仍然处于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状态之中。 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体。 2、溶剂和溶质的判断: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对溶液的认识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溶质在被分散前的状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②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其颜色由溶质、溶剂的性质而决定。 ③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酒精(乙醇)、汽油等物质也可以作溶剂。多种液体形成溶液时,量最多的一种为溶剂,其余为溶质,但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上把水看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3、溶液的用途 ①许多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②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动物摄取食物里的养料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后才能吸收;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变成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4、溶解时吸热和放热的物质: 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在物质溶解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溶剂中扩散的过程吸收热量,而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溶剂作用生成溶剂合物的过程放出热量,所以物质溶解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温度降低 溶解热现象 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温度不变 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温度升高 4、结晶的应用:结晶经常用于提纯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