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必修知识点总结归纳 1:各种水汇集 (一)纯净物: 重水D2O;超重水T2O;蒸馏水H2O;双氧水H2O2;水银Hg;水晶SiO2。 (二)混合物: 氨水(分子:NH3、H2O、NH3离子:NH4+、OH ̄、H+) 氯水(分子:Cl2、H2O、HClO;离子:H+、Cl ̄、ClO ̄、OH ̄) 王水(浓HNO3∶浓HCl=1∶3溶质的体积比) 卤水(MgCl2、NaCl及少量MgSO4)硬水(溶有较多量Ca2+、Mg2+的水)软水(溶有较少量或不溶有Ca2+、Mg2+的水) 铁水(Fe、C、Mn、Si、S、P等单质的熔融态混合体) 苏打水(Na2CO3的溶液) 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硝(盐)镪水[浓硝(盐)酸]水玻璃(Na2SiO3水溶液)水泥(2CaOSiO2、3CaOSiO2、3CaOAl2O3) 2:各种气汇集 无机的:爆鸣气(H2与O2);水煤气或煤气(CO与H2);高炉气或高炉煤气(CO、CO2、N2) 笑气(N2O) 碳酸气(CO2) (二)有机的:天然气(又叫沼气、坑气,主要成分为CH4) 电石气(CHCH,常含有H2S、PH3等)裂化气(C1~C4的烷烃、烯烃)裂解气(CH2=CH2、CH3CH=CH2、CH2=CHCH=CH2等) 焦炉气(H2、CH4等)炼厂气(C1~C4的气态烃,又叫石油气、油田气。) 3:氧化物的分类 (一)氧化物的分类: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复杂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Fe3O4、Pb3O4等)不成盐氧化物CO、NO (二)易混淆概念分辨 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酐(CH3CO)2O等;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酸酐。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CO、NO2、N2O4、H2O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CrO3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ZnO(两性),Mn2O7、CrO3(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NO2因与碱反应不仅生成盐和水,还有NO,因而不是酸性氧化物。 ※Na2O2因与酸反应不仅生成盐和水,还有O2,因而不是碱性氧化物。 4: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1、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 4、与氢气化合的条件;5、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6、其他,例:2Cu+S Cu+Cl2 所以,Cl的非金属性强于S。 6: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小结 分子 离子 一核10电子的 Ne N3?、O2?、F?、Na+、Mg2+、Al3+ 二核10电子的 HF OH-三核10电子的 H2O NH2- 四核10电子的 NH3 H3O+五核10电子的 CH4 NH4+ 分子 离子 一核18电子的 Ar K+、Ca2+、Cl ̄、S2? 二核18电子的 HCl HS-三核18电子的 H2S、F2 四核18电子的 PH3 五核18电子的 SiH4 、CH3F PH4+ 六核18电子的 N2H4、CH3OH 注:其它诸如C2H6、N2H5+、N2H62+等亦为18电子的微粒。 7: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氧化作用:Cl2、O3、Na2O2、浓HNO3;化学变化;不可逆 化合作用:SO2;化学变化;可逆吸附作用:活性炭;物理变化;可逆 ※其中能氧化指示剂而使指示剂褪色的主要有Cl2(HClO)和浓HNO3及Na2O2 8:安全火柴的成分及优点安全火柴的成分:火柴头:氧化剂(K、MnO2)、易燃物(如硫等)、粘合剂 火柴盒侧面:红磷、三硫化二锑、粘合剂起火原因:摩擦发热KClO3分解使红磷着火引起火柴头上的易燃物(如硫)燃烧。优点:红磷与氧化剂分开,比较安全,无毒性。 9:能升华的物质I2、干冰(固态CO2)、升华硫、红磷,萘。(蒽和苯甲酸作一般了解)。 10:能被活性炭吸附的物质1、有毒气体(NO2、Cl2、NO等)去毒; 色素漂白;3、水中有臭味的物质净化。 11:硅及其化合物十反常 1、硅的还原性比碳强,而碳在高温下却能从二氧化硅中还原出硅。SiO2+2CSi+2CO 2、非金属单质一般不与弱氧化性酸反应,而硅不但能与HF反应,而且还有H2生成。Si+4HF=SiF4+2H2 3、非金属单质与强碱溶液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而硅却不然。Si+2NaOH+H2O==Na2SiO3+2 H2 4、虽然SiO2是硅酸的酸酐,但却不能用SiO2与水反应制备硅酸,只能用可溶性硅酸盐跟酸作用来制备。 5、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反应(除氧化还原反应外),而二氧化硅却能与氢氟酸反应。 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是分子晶体,而二氧化硅却是原子晶体。 7、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而硅酸和原硅酸却难溶于水。 8、通常所说的某酸盐为一种酸根的盐,而硅酸盐却是多种硅酸(H2SiO3、H4SiO4、H2Si2O5、H6Si2O7等)的盐的总称。 9、较强的酸能把较弱的酸从其盐溶液中制取出来,这是复分解反应的一般规律,由此对于反应Na2SiO3+CO2+H2O==Na2CO3+H4SiO4的发生是不难理解的,而反应Na2CO3+SiO2Na2SiO3+CO2居然也能进行。 10、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但它和玻璃的化学成分并不相同。硅酸钠也叫泡花碱,但它是盐而不是碱。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成分相同,水晶玻璃与玻璃成分不同。 12:碱金属元素具体知识的一般与特殊 1、Na、K均保存在煤油中,防止氧化,但锂单质不能保存在煤油中,因锂单质密度小于煤油,浮于煤油液面,达不到隔绝空气的目的,应保存太平石蜡中。 2、碱金属单质的密度一般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但钾的密度却比钠小。 3、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大部分生成过氧化物或超氧化物,但锂单质特殊,燃烧后的产物只是普通氧化物。 4、碱金属单质和水反应时,碱金属一般熔点较低,会熔化成小球。但锂的熔点高,不会熔成小球。生成的LiOH溶解度较小,覆盖在锂的表面,使锂和水的反应不易连续进行。 5、碱金属单质和水反应时,碱金属单质一般浮于水面上,但铷、铯等单质和水反应时沉入水底,因铷、铯单质的密度比水大。 6、钠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一般都较大,但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却很小。 7、碱金属的盐一般均易溶于水,但Li2CO3却微溶于水。 8、焰色反应称为反应,但却是元素的一种物理性质。 13:Fe3+的颜色变化 1、向FeCl3溶液中加几滴KSCN溶液呈红色;2、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 3、向FeCl3溶液溶液中通入H2S气体,生成淡黄色沉淀; 4、向FeCl3溶液中加入几滴Na2S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当加入的Na2S溶液过量时,又生成黑色沉淀; 5、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Fe粉时,溶液变浅绿色; 6、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Cu粉,溶液变蓝绿色; 7、将FeCl3溶液滴入淀粉KI溶液中,溶液变蓝色; 8、向FeCl3溶液中滴入苯酚溶液,溶液变紫色; 14:黑色金属有哪些化学上把铁、铬、锰三种金属和铁基合金统称为黑色金属。 15:Fe2+与Fe3+的鉴别方法Fe2+与Fe3+的性质不同而又可以相互转化。中学化学中可用以下几种方法加以鉴别。 观察法:其溶液呈棕黄色者是Fe3+,呈浅绿色者是Fe2+。 H2S法:通往H2S气体或加入氢硫酸,有浅黄色沉淀析出者是Fe3+,而Fe2+溶液 不反应。2Fe3++H2S==2Fe2++2H++S KSCN法:加入KSCN或其它可溶性硫氰化物溶液,呈血红色者是Fe3+溶液,而Fe2+的溶液无此现象。这是鉴别鉴别Fe3+与Fe2+最常用、最灵敏的方法。Fe3++SCN?==[Fe(SCN)]2+ 苯酚法:分别加入苯酚溶液,显透明紫色的是Fe3+溶液,无此现象的是Fe2+的溶液。Fe3++6C6H5OH[Fe(C6H5O)6]3?+6H+(了解) 5.碱液法:取两种溶液分别通入氨气或碱液,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Fe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并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的是Fe2+溶液。 Fe3++3NH3H2O==Fe(OH)3+3NH4+; Fe3++3OH ̄== Fe(OH)3 |